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3日,在山东省枣庄市一家幼儿园,小朋友在吃生萝卜“咬春”。2月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民间有在立春时节吃萝卜、吃春饼“咬春”的习俗。新华社发(孙杨摄)
今天(2015年1月27日)是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腌腊八蒜是多地老百姓的习俗。古老的习俗,加上熬制腊八粥和腌制腊八蒜都是需要耐心和时间,所以说,在腊八节这天,我们是在品味时间给与我们的“味道”。 腊八节由来 资料图: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 腊八节的由来有两个传说。一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餳(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椒柏酒。椒是花椒,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别浸制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饮用。饮椒柏酒可去病长寿。古代诗歌中为我们留下...
10月10日,第二届闽台港澳道教文化与民间习俗交流研讨会在漳举行。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吴纪宗、市政协副主席兰万安出席活动并致辞。同时出席活动的还有省文化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袁碧鸿、市老领导游婉玲等。 来自两岸四地的专家学者、台湾云林县北港朝天宫和高雄宫庙代表以及漳州开漳圣王文化交流中心的代表共100多人参加本次研讨会。此次交流研讨会以“道教文化与民间习俗文化交流研讨”为主题,与会人...
暑尽转“寒凉” 风清露冷秋期半,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夏日的炎暑,在一段绵绵的秋雨过后,早已成为遥远的故事。今天过后,天气由“清凉”向“寒凉”迈进,深绿、火红……天地之间的色彩更加浓烈,“渔舟唱晚”的美好意境,或许就在你身边不经意间上演。 “阴阳”各半今日“秋分”到人间 今天上午10时29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如约来到人间。由于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所以,和春...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在广州...
民间传说兔儿爷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先给您讲一个传说故事:有一年,北京城里忽然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 月宫中的嫦娥看到人间烧香求医的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去为百姓们消灾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了北京城。她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
长沙窑是唐代著名陶瓷窑口,其窑址位于今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附近。长沙窑以烧造日用陶瓷为主,其产品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市场,而且通过“海上陶瓷之路”远销海外。虽然长沙窑不见于文献明确记载,但大量事实证明了其在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首创之举。在这些诗文题记中,常见的多是诗词和谚语,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广告以及功能用语...
7月20日,眉县村民在平整土地时意外发现两处古墓葬。截至昨日,文物部门共抢救性发掘出陶罐及陶仓、陶灶等陶器共6件。根据出土文物数量、造型和墓室结构,专家推断,墓葬为西汉晚期,墓主人很有可能是45岁的中年女性,其死亡方式类似于暴毙之类的非正常死亡。 墓葬内发现6件陶器 昨日,眉县博物馆馆长汤洋介绍说,7月20日11时左右,该县汤峪镇讲渠村村民在用推土机平整村落旁的土地时,突然...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
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在南京民俗博物馆里,家长和孩子们现场进行了一场包粽子比赛。短短10分钟的时间里,在家长的指导下,近30个孩子纷纷施展浑身解数,最终包出了各种“奇形怪状”的粽子。 南京民俗博物馆办公室主任、本次活动的策划人程伟表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已经消失。“因为这些习俗有的已经不适应时代,逐渐被我们淘汰了。” 很少有人会做虎头鞋 程伟告诉记者...
起源源流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 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 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按照老北京的习俗,春分得吃驴打滚,以求避邪祈福。最近,护国寺清真小吃店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驴打滚订购热潮,顺着这股潮流,他们不仅新增了巧克力、香芋、蓝莓、山楂等口味的驴打滚,更是推出了“DIY版驴打滚”,让你感受自己制作北京小吃的乐趣。 离不开嘴儿的新北京味 以前只有老一辈儿的人在护国寺小吃店用餐,如今,为了吸引和留住年轻的客源,小吃店不断开发新的品种。“北京人...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
正月里来都是年,过完春节就该过元宵节了。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