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2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下面我们到北京部分大学里的博物馆去看看。走进这些博物馆,记者惊喜地发现,这些博物馆中竟然有10多万件“藏在深闺而人不知”的宝贝。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包括地球科学展厅、地球物质展厅等4个展厅,布展面积2400平米。这里陈列展品,大都涵盖了地球、生物从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等46亿年的发展历程。在恐龙厅,似鸟龙、窃蛋龙、许氏禄丰龙、楯齿龙等几亿年前,比较稀...
人民大学博物馆的参观者寥寥无几。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中国北方地区惟一展示台湾高山族文物的博物馆;北服民族服饰博物馆,珍藏着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赫哲族鱼皮衣;北航博物馆珍藏了30余架新中国成立前美、苏等国的飞机和导弹,特别是“黑寡妇”战斗机,全世界仅存2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里“藏”着镇馆之宝仿宋针灸铜人……北京高校博物馆内一件件藏品精美绝伦,却难免孤芳自赏。北师大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珍藏着无数藏品的高校博物馆无疑是一座埋在校园里的“宝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座“宝藏”基本上处于无人赏识的状态。 再过一个月,西部某高校学生贾明就要毕业离校了。现在回想起四年前刚入学的情景,贾明说他对母校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一张照片。 那是一份入学材料里的一张照片,拍摄地点是学校的博物馆,一具完整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占据了照片的主体。这让从小就对古生物充满好奇的他,顿时觉得与...
【核心提示】近十余年来,大学结构调整的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众多大学将发展目标确定为“高水平综合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在专业化教育基础上更加强调“通识教育”。但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主要任务的大学博物馆并未作相应调整,自然难以改变冷清、寥寞的尴尬处境。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等18家大学的19所博物馆以联盟形式向社会高调亮相,令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也...
核心提示 不久前,一位中学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了湖北大学博物馆。回学校后,多数学生表示不会特意去看第二次了。这位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花100多万建设一个博物馆,如果参观者都是这样的反应,将来又该怎么发展?” 事实上,高校博物馆对多数人来说是陌生的。多数高校博物馆并不赢利,只是作为一个宣传教育的场所,那么这么巨大的投资到底值不值得?是否陈列在专门的博物馆中更合适? 一个巧合是,...
虽然高校博物馆资源丰富,但是许多高校博物馆在成立之初到如今,其作用也未能得到真正发挥。高校博物馆门可罗雀,先不说有多少公众知道哪些学校拥有博物馆,就连本校的学生也不一定知道学校博物馆在哪里。 在一些高校,虽然博物馆馆藏丰富,但宣传不足。虽然部分学校也将参观博物馆作为新生入学的一项必要活动,但是由于高校博物馆馆藏陈旧、形式刻板,并不能引起广大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在走马观花般的参观之后,随...
石湾田螺 彝响篾 象牙浮雕小笔升 目前我国有高校博物馆200余座,调查显示,过半数的学生不知道身边就有博物馆 走进广州中山大学的校园,顿时由喧嚣的马路走进了一片香花垂柳的宁静,广东省最早的博物馆——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就深藏在这片宁静之中。近十年来,馆藏文物达2万余件的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一直处于不完全对外开放的状态,“养在深闺人未识”,正是我国高校博物馆普遍...
宋嵩绘 “学校的博物馆在哪?”这个问题,居然难倒了大学校园里的学子们。 有两种回答很是耐人寻味:有人说“我从来没去过,不知道在哪儿”;也有人说“肯定有,大学没个博物馆怎么可能!”两种回答所透出的反差感倒是描述了高校博物馆的尴尬地位——它很重要,保存了文化与历史的记忆;但它很寂寞,被隔离在了关注之外。 何处觅“芳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博物馆在飞机模型爱好者中很...
黄欣本版制图 想要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却又不愿远游的市民,不妨去上海的高校博物馆尝尝鲜,看看宝。上海目前共有12家高校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有9家,周末也开放的有7家。对于市民到访,高校博物馆都十分欢迎,最欢迎“亲子游”,因为更能达到参观效果。 上海的12家高校博物馆因为“养在深闺”,所以很多市民并不知晓。但这些博物馆其实藏着很多宝贝,如全国最大的抹香鲸标本、中国第一张大学学历文凭、中国...
逸夫博物馆全景 关于构建现代型大学博物馆的思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馆长徐世球 国内一流的恐龙展区 大学博物馆是收藏、研究、保护、展示各种重要标本、文物的场所,是高等学校文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重要教育基地。据中国博物馆学会大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字,我国高等学校现建有不同规模、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地质地理类、考古类、人文历史...
殊不知,在许多京城高校里,还藏着鲜为人知的博物馆。从传承数代的金石拓片,到上下五千年的考古文物;从琳琅满目的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到价值连城的化石珠宝,都在这些“国中之国”里等着你发现。 北大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 古可考,术尚艺 从北大西门而入,过小桥绕过华表向北而去,在主楼西北侧的一座配楼中,隐藏着一座罕为人知的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不需门...
文化育人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其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载体,专题博物馆则是浓缩的文化育人“物质体”。 世界上许多著名高校都建有校史馆、名人纪念馆,以及其他博物馆,我国有200多所高校也先后建立了类似博物馆,但在我国高职院校,对专题博物馆建设的认识水平、能力水平、保障水平还不高,建设数量、建设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专题博物馆是文化育人的新引擎,应该引起高职院校高度重视。 专题博物馆,高职院...
日前,在第二次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大会上,经教育部思政司组织答辩和专家评审,西北大学获准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员单位,是本届联盟大会获准的西北地区唯一高校;成为陕西唯一一所地方院校会员单位。 2013年8月,西北大学为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窗口平台作用,全面加强与兄弟院校在文化育人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博物馆育人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向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递交了入会书面申请及材料;后经西北片...
2013年6月,北京15所高校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将向公众免费开放校内博物馆。 北京大学博物馆学教授宋向光表示,国内大部分高校的博物馆通常只做教学陈列之用,堪称“养在深闺人未识”。 宋向光教授所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截止到2008年,国内高校博物馆拥有的藏品已经超过故宫、国家博物馆、上海市博物馆等国内七大博物馆的总和。 宋教授指出,尽管馆藏丰富,但目前公众还无法“一睹芳容”。原因之一就在于,许多高校博...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公众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许多基层博物馆无论是自身建设和科研资金投入上,还是管理体制的完善上,以及社会教育作用与功效上,尚不能适应新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而另一方面,我国开设考古、文博专业的高等院校有30多所,具有充足的发展经费、强大的科研能力、先进的教学设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