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高校博物馆:10万件宝贝“藏在深闺人不知”

      2012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下面我们到北京部分大学里的博物馆去看看。走进这些博物馆,记者惊喜地发现,这些博物馆中竟然有10多万件“藏在深闺而人不知”的宝贝。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包括地球科学展厅、地球物质展厅等4个展厅,布展面积2400平米。这里陈列展品,大都涵盖了地球、生物从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等46亿年的发展历程。在恐龙厅,似鸟龙、窃蛋龙、许氏禄丰龙、楯齿龙等几亿年前,比较稀有的海、陆、空,恐龙化石能在馆中陈列,可谓是十分难得。

 

      围绕地球演变、人类发展、资源利用等多个特点,地质大学博物馆共收集展品达到5000余件,从非常稀有的5亿年前奥陶纪时期的灰岩,到长颈鹿、梅花鹿的祖先化石,萨摩麟与后鹿,这些都为人们提供了增长见识与科考研究的实物。也许目前,我们身边的朋友,能够到达南极或是北极的机会少之又少,然而,在中国地质博物馆,您既可以看到深达2000米至5000米太平洋底的金属结核,也可以看到我国科考队员赴北极考察带回的珍贵样本。

 

      同样,如果有人喜欢服饰研究,想要享受古代的“服装发布会”,那么,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着实是个好去处。这里收藏的宫廷服饰中有珍贵蓝云纹织金龙缂丝龙袍,古代服饰中有罕见的元代黄地妆花飞雁纹绫大袖袍,金工首饰中有精美的清代察哈尔蒙古王妃银镶珊瑚头饰。

 

      的确,2000平米的民族博物馆,共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奥运服饰厅等七大展厅,从蒙古王妃的头饰、到藏族贵族皮袍、从各民族金工首饰到传统工艺等方面的展示,都为青少年及其爱好者,提供了了解民族服饰传统技艺、进行互动交流的中国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北京服装学院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在内,像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中,市民可以欣赏到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时代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铜器、玉器等。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内,收藏有明代嘉靖年间赵简王朱厚煜居敬堂刊本《黄帝内经》,这套古医籍保存得如此完整,实在难得。据了解,全国有150多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而这些博物馆中竟然有数十万件“藏在深闺人不知”的宝贝。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