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象牙塔里的象牙

      殊不知,在许多京城高校里,还藏着鲜为人知的博物馆。从传承数代的金石拓片,到上下五千年的考古文物;从琳琅满目的五十六个民族服装服饰,到价值连城的化石珠宝,都在这些“国中之国”里等着你发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大赛克勒考古艺术博物馆


      古可考,术尚艺

 

      从北大西门而入,过小桥绕过华表向北而去,在主楼西北侧的一座配楼中,隐藏着一座罕为人知的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不需门票也不需预约,只要持身份证登记,任何人都可以到此参观。这也体现了老北大兼容并包的治学风格。

 

      这座博物馆的前身是1922年北京大学设立的考古学研究室,为了配合教学,北大师生从那时起便开始陆续收藏古代文物。建国后,这里又接收了燕京大学史前博物馆的藏品以及全国各兄弟单位赠送、调拨的文物,汇众家所长,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走进博物馆,通过门厅右转,便可开始您的参观。首先看到的便是中国历史的常规展览,从石器时期开始,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代、战国时期、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七个部分。其中石器时代的展览又以辽宁营口金牛山人、山东长岛北庄新石器遗址和山西曲沃夭马三个专题最为着重。因为这三处遗址,是北大考古系的师生亲自发掘整理的,代表着北大的考古水平与成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您觉得光看笨重的石头不够热闹,那就移步到前面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文物展看看,这里陈放的两汉墓葬出土的兵马俑军阵一定让您大开眼界。汉俑虽不似秦俑那样气势恢弘,但却十分细致可爱。缩小比例的军阵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骑兵、步兵、车兵应有尽有。一个个小人儿面目狰狞剑拔弩张,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刀光剑影的古代战场。

      

      您别小看了这些物件儿,现在它们可都是国宝级文物,但在清末民初却不是这样。据当年古玩行老人陈重远的书中回忆,民国琉璃厂讲究玩名人字画或是青铜金石,最次才玩官窑瓷器。汉代兵马俑与唐三彩一样,都属于陪葬的冥器,为当时中国文人所不齿,属于不入流的东西。但美国人却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些汉俑以及唐三彩的艺术价值,大肆收购。如今北大展出的这批文物,很多也都是美国唐纳德·斯通教授捐赠的,可算验证了当年的一桩公案。

      

      再往前走便是明清瓷器展区,其中最惹眼的是两口大缸。其中一口是明正统时期的青花龙纹大缸。说是大缸可谓名副其实,它通高近一米,腹径也有88厘米,上面绘制着两条赶珠的双角五爪龙纹,空白处配饰流云纹,青花发色深沉,具有明显的明中期瓷器特点。这口缸在当年烧成后发现口沿变形,不符合御用的标准,认定为报废品。但御窑厂怕其流入民间,所以将其打碎掩埋。1988年它在江西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出土时,仅为一堆碎片。经工作人员的耐心恢复,才终成大器。

      

      地址:海淀区青龙桥街道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内(6275 9784)。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至下午4:00(免票)。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