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日前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但其政...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日前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
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日前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其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至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但其...
日前,吉林省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该省西部发现了4处辽代行宫“春捺钵”遗址群,在遗址群附近还采集到大量的古钱币和陶、瓷片等物品,均为辽代、北宋年间制造,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辽(公元907年~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两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为中国北部的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作出了贡献。辽代虽有首都“上京临潢府...
记者 孙国祥 摄 商代制盐工具盔形器残片。(潍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提供) 遗址暴露的东周盐井。 近日,潍坊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发现4处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考古专家表示,东周盐业遗址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燕生东告诉记者,此次在潍坊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的4处盐业遗址群,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
商代制盐工具盔形器残片。(潍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提供) □记者 邢振宇 韩杰杰 本报潍坊12月1日讯近日,潍坊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发现4处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考古专家表示,东周盐业遗址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燕生东告诉记者,此次在潍坊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的4处盐业遗址群,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其...
商代制盐工具盔形器残片。(潍坊市文物普查办公室提供) 近日,潍坊文物普查队在滨海区发现4处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东周时期盐业遗址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考古专家表示,东周盐业遗址数量如此之多、规模如此之大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专家燕生东告诉记者,此次在潍坊滨海区央子街道办事处发现的4处盐业遗址群,由109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其中龙山文化遗址1个、商代至西周早期遗址1...
专家在田地里找到古器皿碎片 随着多次考古挖掘,即墨市的北阡古遗址已被人熟知。23日上午,即墨市文物专家对附近的东演堤村遗址进行考察时,发现了石斧等古器具和器皿碎片。专家介绍,此处遗址与北阡遗址及南阡二里遗址、孙家周疃遗址及南坦遗址形成一个遗址群,对研究远古时代的人居环境及布局,有重要研究价值。 4月23日上午10时许,记者随即墨市博物馆的张馆长及姜副馆长等,来到即墨市店集镇的东演堤村人类居住遗...
别了杭州西湖,只十几分钟车程,便是江南常见的丘陵,虽是深冬,天气蔫冷,眼睛总是绕不开山坡上丛丛浓绿。乡间土路,曲曲折折,布满辙痕。散落在路边,稻田里的古陶片,弯下腰就能随意检拾。古代先人遗址,星罗棋布点缀在这片土地上,穿行其间,时间,似乎要将我拉回到远古,又似乎将我定格在远古与现代之间。 这里就是被列入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源头的良渚文化遗址群。 东苕溪潺潺流动,蜿蜒向东。从气势恢弘的宫庙遗址,到河...
壶 盏托 经过两个多月的考古发掘,一个古代窑址群今天在奉化市尚田镇下宅弄村呈现全貌。据现场考古的宁波市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永宁介绍,根据遗址出土瓷器判断,这个窑址群的年代大约在晚唐到北宋期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中发掘的唐代越窑青瓷是迄今为止宁波发现年代最早的。 这次发掘古窑址群共有6座,均为龙窑,依山相邻而建,炉体为长条形,残长5至30米之间。出土器物有碗、壶、瓶、盘、罐等及大量窑具,...
在日前进行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由四平市三普办与铁东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普查队在叶赫满族镇新立村和杨木林子村的叶赫河台地上发现了一处大型青铜文化遗址群和一处石棺古墓群。 遗址群位于新立、杨木林子两村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别是王家屯东山、王家屯北道沟子、于大背北山、宁家沟、正北沟北山、杨木林子西山青铜时代遗址和王家屯高丽墓子古墓群。各遗址间相距0.5至3公里,面积7千至10万平方米。遗...
昨天,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传来消息:考古人员在宣汉县下八乡陈家坝、建设坝、周家梁和南坝镇天车坝发现多处汉代遗址。 5—6月,为配合中石油在宣汉县境内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受中石油委托,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宣汉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宣汉周家梁净化厂及其管道施工现场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取得重要成果。省、县考古人员共发现10处文物点,其中汉代遗址4处,明清窑址1处,清代寨子1处,清代墓群3处,近现代战役遗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