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15日,保利厦门2018年春季拍卖会“集珍—中国古代陶瓷”专场专场在厦门瑞颐大酒店举槌,共96件拍品上拍。其中,元 天青魁首--汝窑青釉洗(清凉寺)现场以260万元起拍,场内竞争激烈,最终以1000万元落槌,加佣金1150万元成交。(拍前估价:RMB2,800,000-3,800,000) 元 天青魁首--汝窑青釉洗(清凉寺) 此件汝窑青釉洗,冰莹润澈,天青犹翠,釉薄处隐约可见粉色光泽...
近日,某手机品牌推出了新款。令宋徽宗粉丝义愤填膺、令古陶瓷爱好者们笑掉大牙的是,手机的其中一款颜色竟然被命名为—— 汝窑白 ▲ 汝窑的标志性颜色明明是天青色! 说说,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件水仙盆掉入汝窑大坑的? 汝窑是宋代乃至中国陶瓷史上的神级存在。自宋代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学者、鉴藏家,写下了多少关于汝窑的故事。其中的一些故事可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而另一些,则是不折不扣的...
宋代名窑,汝窑是第一名品。 一件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家曹兴诚收藏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在10月3日上午十点多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8000万元港元起拍,经过多轮竞价,以2.6亿元港元落槌,加上佣金超过2.94亿元港元(人民币约2.5亿元), 打破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据称,目前全球存世的汝窑只有87件,其中私人收藏的仅四件,本次拍卖的就是这四件中的其一。 宋汝窑天青釉洗 该瓷器由中国台...
品名:汝窑盘口瓶 材质:汝瓷 等级:天青一级珍品 产地:河南汝州 品牌:汝宝斋 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器型简单,但釉色温润柔和,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并截取定窑、越窑的装饰技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店铺提示:我们...
宋(960——1279) 高2.8厘米 口径17.2厘米 底径9.2厘米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据考证烧造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二十年间,因烧造时间短,数量少,在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之说。汝窑瓷器如此珍贵,在博物馆界和收藏界无不以收藏到汝瓷为至高荣誉。汝瓷现今传世不足百件,天津博物馆却珍藏着两件汝窑盘,故十分珍贵。盘高2...
宋(960-1279) 高8.3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5.6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敞口,斜直壁,小圈足,足脊无釉,有窑渣痕。内外施青绿釉。碗内壁模印花纹,内心为菊花,内壁为缠枝菊纹,外壁刻菊瓣纹。浅灰色胎,釉层较厚,有气泡。
清 高11.2、口径11.5厘米 1960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器呈撇口,束颈,阔肩,扁腹,底为三乳足。肩部有对称双系,腹下部有一周凸起的乳钉装饰。通体施仿汝粉青色釉,釉面有小开片纹。底部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又称“花囊”,造型端庄秀美,胎质细腻,釉面凝厚莹润,光亮平净,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官窑制作水平。 (张润平)
宋 北宋 (960-1127年) 高5.2厘米、口径16.7厘米、底径13.1厘米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丰,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年不久,即遭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南宋周辉已有汝器“近尤难得”之叹。汝窑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流传至今不足百件,主要有盘、碗、洗、盏托之类,器体一般较小,所见器物有两种铭文:一为“奉华”,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奉华”铭器是奉华堂的专用品;另...
宋 北宋 陈设品 高8.8厘米,口径16.4厘米 此器釉色天青,开片如鱼鳞,原为清宫旧藏。 汝窑窑址在今河南宝丰,为北宋宫廷烧制瓷器,历年不久,即遭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南宋周辉已有汝器“近尤难得”之叹。汝窑为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流传至今不足百件,主要有盘、碗、洗、盏托之类,器体一般较小,所见器物有两种铭文:一为“奉华”,奉华堂是南宋高宗时德寿宫的配殿,“奉华”铭器...
汝窑,出现时间最短却最具名气、身价最高的瓷器种类。真正的汝窑瓷器存世不过百件却深得明清两朝帝王的深爱。今天让我们走近汝窑瓷器,感受她独特的魅力—— 关于汝窑的来源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 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彩空隙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令人着迷。醒来后写下一句诗:“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一时间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出了令宋徽宗满意的...
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于北宋后期被官府选为宫廷御用瓷器。 青如天: 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
汝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因为窑址在现今河南临汝县境内,宋时属汝州,故名。 据考证,汝窑是在北宋元礻右初年继定窑之后为烧制宫廷瓷而建立的,当时烧造的产品,胎骨呈灰色,釉色呈卵青,造型很精美,但因烧造时间很短,产品也不太多,故流传后世较少。 汝窑瓷器甚为珍罕,如果今天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汝窑瓷器,当是价值连城。正因为如此,历代一些受利益驱使的古玩贩子,便千方百计仿造汝窑瓷器,致使...
上世纪九十年代笔者初学古瓷时,就从一些书上看到古陶瓷界有着“汝钧不分”的说法,但在后来的收藏实践中发现,这种说法很难找到实证。一方面是人们说到汝窑,都是指北宋晚期在朝廷命令下专为烧制宫中用瓷的官汝窑,这种官汝窑原是民间窑场,因制瓷质量高、符合宫廷要求而受命转为专烧官窑器的,从性质上说属于官府管理和控制的民窑,还不是有史料记载的“京师自置窑烧造”的纯粹官窑。官汝窑产品严禁民间烧制,因此当时一些窑场就...
由于我们受到传统概念上“南青北白”的影响,总以为北方只是白瓷的天地;因此对于北方青瓷的了解就少了。事实上,从魏晋时期北方已经开始有青瓷烧制了,像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北朝青釉莲花尊,这件富有佛教艺术风格的大尊,胎体厚重坚硬,造型粗犷,釉色青绿晶莹,制作精细;充分展示了北方早期青瓷的璀璨一面。到了晚唐北宋时,随着耀州窑的出现,人们对北方青瓷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北宋晚期汝官窑的烧制成功...
这尊宋代汝窑狻猊香熏(修复器),是传统熏炉器物的延续,造型精致生动,古朴典雅自然,令人爱不释手。其总高37.6厘米,足径17.6厘米,出香炉口径18厘米,狻猊座径16厘米。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半部比较讲究,由上部的狻猊蹲兽,下部的莲瓣纹台座组合而成。造型如此别致的香熏,是汉以后各朝代出土的香熏中的罕见之物,弥足珍贵。据北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陶炉”载:“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为蹲兽,下有仰莲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