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汝窑瓷应从何入手

  汝窑是我国宋代著名瓷窑之一,因为窑址在现今河南临汝县境内,宋时属汝州,故名。

  据考证,汝窑是在北宋元礻右初年继定窑之后为烧制宫廷瓷而建立的,当时烧造的产品,胎骨呈灰色,釉色呈卵青,造型很精美,但因烧造时间很短,产品也不太多,故流传后世较少。

  汝窑瓷器甚为珍罕,如果今天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汝窑瓷器,当是价值连城。正因为如此,历代一些受利益驱使的古玩贩子,便千方百计仿造汝窑瓷器,致使在市场上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有时以假乱真的程度,令人似乎有一时难以分辨之感。但古语说得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假的就是假的,破绽总是会被明眼人识破的。

  笔者在这里披露的是一件清代仿汝窑的莲花瓷碗(见图),以其作为例子,运用真仿对比分析的鉴定方法,略谈各自的特征,仅供初涉瓷器收藏爱好者参考。该碗口径24厘米,高14.5厘米,呈淡青色,口沿呈莲花瓣形,微椭圆腹,胎厚且粗糙,似有注浆模制之痕迹。究竟如何来鉴别汝窑瓷的真仿品,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真品胎骨呈灰色,也有浅灰或深灰的,胎质坚细而且较薄,叩之有金属铿锵声;仿品则胎质较厚而且粗松,叩之声音发闷;(2)真品釉色呈天青(也有称粉青或淡青),青中闪绿,犹如清澈湖水的湛蓝,釉层较厚而均匀,不透明,有碧玉感,令人感到柔和温润;仿品则釉色青中泛黄,釉层较薄且不太均匀,有刺眼耀目感觉。(3)真品造型规整,古朴典雅,美观大方、自然流畅;仿品则显呆板、凝滞;(4)真品气泡分布均匀而稀疏有致;仿品则气泡杂乱无章,分布多在釉层里。(5)真品多支钉烧造,支钉痕迹多小如芝麻,而且分布不规则;仿品则支钉排列整齐。

  除以上几点不同的特征外,真正汝窑为宫廷烧造的御器,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有“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足见纵是在当时,汝窑瓷器就很难得,更何况是现在,那更是凤毛麟角了。假如要是有人收藏到有底款“奉华”的汝窑瓷器,那就更是稀世之宝。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