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北方临汝窑青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于我们受到传统概念上“南青北白”的影响,总以为北方只是白瓷的天地;因此对于北方青瓷的了解就少了。事实上,从魏晋时期北方已经开始有青瓷烧制了,像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北朝青釉莲花尊,这件富有佛教艺术风格的大尊,胎体厚重坚硬,造型粗犷,釉色青绿晶莹,制作精细;充分展示了北方早期青瓷的璀璨一面。到了晚唐北宋时,随着耀州窑的出现,人们对北方青瓷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北宋晚期汝官窑的烧制成功,让北方的青瓷达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然而人们普遍忘了,为什么自从北宋政权建立后,南方的越窑会迅速衰落。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北方另一个重要的青瓷窑口出现,它就是不太被人关注的临汝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汝窑。现在有学者提出来说,把临汝窑定为耀州窑系的临汝窑。我觉得临汝窑除了接受耀州窑的工艺外,许多地方也是继承了越窑的制作工艺;因此,无论是以往有关陶瓷史书的记载还是现在人们普遍的认识,均会把临汝窑有些产品的东西当作龙泉窑的产品。这种认识是否关联着某种潜在内因?我们试想一下,曾经明星一般闪亮的越窑工艺大师们,面对日渐萧条的市场;他们中有的人去了龙泉地区或者其他一些地方,那么还有的人是否也会考虑北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中心去闯一番事业呢。那么他们带去的难道说仅仅是廉价的劳动力,他们熟练的刻花技术他们神秘的施釉配方,一定会融入到临汝这个新兴的蒸蒸日上的烧瓷天地里。

 

  图为宋临汝窑天青釉印花碗。高3.8厘米,口径14.8厘米。敞口,弧腹,圈足,足墙宽,着地处露胎,呈香灰色;足内有釉,亦为天青色。碗心印花卉纹,周边围以水波纹;口沿、腹部偏下处有缩釉痕。该碗为临汝窑少见的精品,器型完整更是难得。从它温和不刺眼的天青釉面,可以看到汝官窑的风采。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