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汝窑天青釉盘,宋,高3cm,口径17.1cm,足径9.1cm. 盘撇口,浅弧壁,坦底,圈足外撇。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因采用“裹足支烧”,因此外底留有3个细小支钉痕。 这件汝窑青瓷盘釉质莹润,其质感似丝绸般柔美。 宋代汝窑青瓷尽管在色调上深浅不一,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这种冷暖适中的色调以其素雅清逸,适应了北宋时期上层社会所推崇的“清淡含蓄”的审美情趣,使汝瓷成为宋...
汝窑天青釉圆洗,宋,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 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 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认为是此洗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丁”等标志。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
汝窑盘,宋,高3.5cm,口径19.3cm,足径12.6cm. 盘口微撇,圈足外撇。盘身满釉,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 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其题字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的器物。
汝窑天青釉碗,宋,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及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 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 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 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 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 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宋,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 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 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 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是陈设用品。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有两件,...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宋,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 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 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 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 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 此器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它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
恰逢故宫博物院90周年华诞。杭州博物馆馆长、藏品部古陶瓷研究员,受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邀请,于11月16至18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2015故宫汝窑学术研讨会”。并在会议期间,参观了在故宫延禧宫举办的“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此展览展品既来自于故宫博物院馆藏,也有大英博物馆的传世汝窑瓷器,和河南省清凉寺、张公巷发掘出土的部分器物和修复的标本。这种传世与发掘文物同时比对展出的方式,提...
11月17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右二)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右四)等在故宫观赏展出的汝窑瓷器。当日,为期2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汝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陶瓷专家学者围绕汝窑文化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并参观了“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据介绍,此次研讨会由北京故宫博物院主办、英国大英博物馆、河南省考...
汝窑是中国传统陶瓷烧制工艺中的珍品。中国宋代五大著名瓷窑之一,始于北宋晚期,因为窑址在汝州境内(今河南省汝州市、宝丰县一带)故名为汝窑。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与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兴盛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品亦不多见,流传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仅67件,弥足珍贵。 汝官窑独居众瓷之首,土质细腻,胎骨坚硬,釉色润泽。釉中掺玛瑙末,其色...
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汝、钧、官、哥、定”之首,一直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的地位。由于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年之际举办“清淡含蓄”汝瓷大展,又让汝瓷整 体回归收藏界视野。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汝、钧、官、哥、...
公元1126年,北宋王朝首都汴京,被东北游牧强权金国攻陷,史称“靖康之难”。这一场仗,不止摧毁了一个政权,亦给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明形态,带来严重打击。宏伟壮丽的隋唐盛世,把欧亚文化共冶一炉,三百年来的种种养份,经历五代十国的洗炼,到北宋已内化于无形,成就强大的张力。这种张力,不像我们谈及波斯或阿拉伯等任何帝国般,以疆土的广狭,军力的多寡论英雄,却以高尚的精神和气度,教人心悦诚服,无比向往。北宋...
9月30日至2016年8月31日,“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延禧宫西配殿举行。展览以展示故宫博物院藏北宋汝窑和明清时期仿汝窑(釉)瓷器为主,辅以北宋窖藏和汝窑遗址历年考古发掘所得瓷片、修复品、窑具和从其他博物馆、文博单位商借的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汝窑瓷器,力求较全面地反映传世和出土汝窑瓷器以及明清时期景德镇御器(窑)厂仿汝窑(釉)瓷器面貌,展出文物共计135件。 此次展览分...
汝窑瓷器: 1、烧制温度在1180度——1200度 2、胎体烧结程度较差,胎质有明显的特征 3、釉面温润如玉,没有玻璃质感 4、容易被土蚀,绝大部分的汝窑瓷片都有土蚀的现象,存世的所谓馆藏传世品都有出土的痕迹 清凉寺汝窑瓷片标本,典型的天青色 张公巷窑瓷器: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遗址中心区面积约3600平方米,2000年春和2001年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在汝...
展出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梅瓶修复品(图片来源:姜东摄) 观众在观看展品(图片来源:姜东摄) 2015年9月30日,为庆祝故宫博物院90周年华诞,由故宫博物院主办,英国大英博物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宝丰县文物管理局、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等协办的“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西配殿正式对公众开放,展期至2016年8月31日,共11个月。 展...
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汝窑瓷器鉴定拍卖。汝官窑天青釉色为主。但在不同的光照下和不同的角度观察,颜色会有不同的变化。平常体会,在明媚的光照下,颜色会青中泛黄,恰似雨过天晴后,云开雾散时,澄清的蓝空上泛起的金色阳光。而在光线暗淡的地方,颜色又是青中偏蓝,犹如清彻的湖水。究其原因,是汝瓷玛瑙入釉而致使釉面产生的不同角度的斜开片和寥若晨星,大小不一的气泡对光照的不同反射而产生的不同效果。 面如玉 关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