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博故事】 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一本《曾熙书瘗鹤铭》(右图为局部),乃是他晚年创作的精品,书后并附谭泽闿两跋。我不禁心动,想自购一本研读。可一打听,书店早已脱销。其受欢迎的程度令人惊讶。好在此书编者——曾熙四世孙曾迎三先生是我老友。当他知道后,不仅满足了我的愿望,还详细告诉我有关这件墨宝是如何散失在外,他又如何“踏破铁鞋”多年,才使这件墨宝辗转回归的。 《瘗鹤铭》是古人为葬鹤所写的铭文刻石,原刻...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镇江对沉落江底千年的疑似《瘗鹤铭》残石进行打捞。很遗憾,残石出水时突然爆裂,使得这一世人瞩目的打捞考古不得不终止。当然,揭开《瘗鹤铭》千古之谜的机会再次遗憾失去。中国书法,艺术瑰宝。传承载体,或刻于龟甲兽骨,是为汉字之祖的甲骨文;或镌于钟鼎之器,称为钟鼎金文;或见之竹简木牍绢帛之上,有大小篆书;或不朽于碑碣石刻,为后人拓墨法术,隶、楷、行、草不一而足。有趣的是,就有刻在石壁上的文字,也会落于...
高强度尼龙缆绳已“网”住一块《瘗鹤铭》疑似残石。万凌云/摄 昨天下午,镇江市政府在焦山南麓举行了盛大的《瘗鹤铭》疑似残石打捞启动仪式。记者在现场看到,4股共8根特制高强度尼龙缆绳,已经从不同部位将疑似巨石牢牢“网”住。记者同时获悉,4日下午1时起,央视新闻频道将现场直播打捞第一块巨石全过程。 昨天下午2时30分,简短却盛大的打捞启动仪式在焦山南麓...
资料图片:2008年10月11日,寻找《瘗鹤铭》残碑的清淤打捞船在长江镇江段焦山水域作业。图片来源:新华网江苏频道) 资料图片:2009年5月,陆宗润先生义赠的《瘗鹤铭》旧拓本,引起了在场众多书法大家的关注。(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新华网南京6月2日电题:解开《瘗鹤铭》真迹千古之谜 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文化考古打捞活动6月2日在江苏镇江启动,镇江焦山长江江底遗存的4块巨石,是否真能觅...
六朝大字之祖有望出水 6月1日,江苏镇江市寻找“瘗鹤铭”残碑的打捞工作再次启动。原刻于镇江焦山峭壁之上的“瘗鹤铭”,因其书法艺术高超被誉为“碑中之王”。中新社发陈岗摄 6月1日,江苏镇江市寻找“瘗鹤铭”残碑的打捞工作再次启动。原刻于镇江焦山峭壁之上的“瘗鹤铭”,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