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之祖”《瘗鹤铭》残石 今天开始打捞


6月1日,江苏镇江市寻找“瘗鹤铭”残碑的打捞工作再次启动。原刻于镇江焦山峭壁之上的“瘗鹤铭”,因其书法艺术高超被誉为“碑中之王”。中新社发陈岗摄

6月1日,江苏镇江市寻找“瘗鹤铭”残碑的打捞工作再次启动。原刻于镇江焦山峭壁之上的“瘗鹤铭”,因其书法艺术高超被誉为“碑中之王”。唐宋时期,石碑因山体滑坡坠入江中,现存的5片残石则是清康熙52年(公元1713年)被打捞出水的。中新社发陈岗摄
被誉为“大字之祖”的《瘗鹤铭》残石今天将在江苏镇江开始打捞工作,此次打捞将是“终结性”的打捞,《瘗鹤铭》千古之谜有望解开。
《瘗鹤铭》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中唐以后始有著录,后遭雷击崩落长江,南宋淳熙年间打捞出一石二十余字,康熙五十二年又捞出五石七十余字。自宋代《瘗鹤铭》残石被发现以来,历代书法家均给予其高度评价,对它的时代、作者、思想艺术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至今未有定论,成为千古之谜。经历代专家考证,《瘗鹤铭》原文应在160字左右。
1997年,镇江博物馆和焦山碑刻博物馆联合对“瘗鹤铭”残石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古、打捞,发现了“欠”和“无”二字,但仍残缺很多。2008年10月8日,《瘗鹤铭》残石打捞考古开工。此次打捞工程动用一艘自重万吨的“勇士”号大型浮吊打捞船,并利用现代化的打捞技术,对焦山西麓江滩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打捞考古作业。
据报道,此次打捞将是“终结性”的打捞,《瘗鹤铭》千古之谜,此次能解就解了,如不能解,则将真正成为“千古之谜”。
为何是“终结性打捞”?媒体报道说,焦山水域目前已经全部归属8.8平方公里的镇江金山湖水利工程,焦山东部大坝(又称焦南闸)即将全面封口,这样焦山水域就和长江断开了,今后大型船舶根本无法进入。其次,焦山南水道从1986年就已封掉,已经24年没有走过这么大型的船舶。此次为了能让“勇士”号进入焦山水域,除了连续多天开挖清淤、拓深水道外,还借助了这两天天文大潮的较高水位。“勇士”号不仅吃水深5.5米,还要求水面净高36米,所以此前园林部门加紧拆除了横空的焦山索道,而且供电部门还对焦山水域上空数根高压线采取暂时拉电、挑高措施后,“勇士”号才顺利穿越。由于以后不可能再具备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了,所以说此次打捞将是“终结性打捞”。
《瘗鹤铭》全文
鹤寿不知其纪也,壬辰岁得于华亭,甲午岁化于朱方。天其未遂,吾翔寥廓耶?奚夺余仙鹤之遽也。乃裹以玄黄之巾,藏乎兹山之下,仙家无隐晦之志,我等故立石旌事篆铭不朽词曰:相此胎禽,浮丘之真,山阴降迹,华表留声。西竹法理,幸丹岁辰。真唯仿佛,事亦微冥。鸣语化解,仙鹤去莘,左取曹国,右割荆门,后荡洪流,前固重局,余欲无言,尔也何明?宜直示之,惟将进宁,爰集真侣,瘗尔作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