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礼景泰蓝《好运来》竹节壶见证中巴友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
向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赠礼
银胎掐丝珐琅《好运来》竹节壶

      2020年12月23日,由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主办的“欢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莫因·哈克阁下及夫人招待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出席,并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亲切交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致辞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执行主席龙宇翔对莫因·哈克就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表示祝贺。并对巴基斯坦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与中国和衷共济,唇齿相依,举全国之力,第一时间援助中国抗击疫情的雪中送炭,大爱无疆的兄弟情谊表示感谢。

      在2021年中巴建交70周年之际,双方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国在文化、教育、经济、体育、科技等诸多领域的交流合作,厚植中巴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使两国人民心与心贴得更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致辞

      莫因·哈克指出,多年以来,两国创造了许多美好的方式对巴中友谊进行描述,例如:“铁哥们,战略合作伙伴,我们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他表示,巴中友谊源远流长,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愿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在多个领域,尤其是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加深两国人民友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巴友好协会会长沙祖康致辞

      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巴友好协会会长沙祖康表示,中巴友谊万古长青,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他说,中巴友好应代代相传,尤其是加强两国青年一代的交流,使中巴友谊产出可视的和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

      为了见证两国友谊,龙宇翔向莫因·哈克赠送了一份意义深刻的礼物——代表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景泰蓝国礼银胎掐丝珐琅《好运来》竹节壶,寓意红红火火,青翠繁盛,节节高升,绵延传递了对中巴两国友谊长青的美好祝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银胎掐丝珐琅《好运来》竹节壶

      莫因·哈克对景泰蓝银胎掐丝珐琅《好运来》竹节壶这件礼物非常喜爱!该作品由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全手工匠心打造,以紫砂壶中的竹节壶为创作原型,造型经典,清雅大气,与常见竹节壶不同的是,此作由宫廷绝技景泰蓝技艺制成,以银为胎,银丝描图,点润珐琅彩,使得作品典雅中尽显皇家贵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好运来》竹节壶创作者——景泰蓝艺术大师丁明鸿

      作品掐丝细密流畅,釉色鲜丽,白银似雪,壶把与壶流皆以素银手工打造,型如新竹,枝节分明,有节节高升的祥瑞之意!作品通饰红色底釉,古往今来,红色与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成为了中国的祥瑞之色。人们乐于以红来形容飞黄腾达,红色代表吉祥、喜庆、热情、奔放、勤奋……,代表红红火火的日子,代表勇往直前的毅力,代表积极向上的斗志,人们对红色充满了希望,也给予了美好的祝福。壶身饰以双凤衔珠纹,象征富贵吉祥、健康长寿。持此壶具有生意红火、鸿运当头、事事亨通的美好寓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银胎掐丝珐琅《好运来》竹节壶

      整件作品精致华美、富丽吉祥,此次《好运来》竹节壶作为国礼赠与莫因·哈克,承载了中巴两国及人民深厚的传统友谊,表达了对莫因·哈克自任驻华大使以来为促进巴中友谊做出积极贡献的诚挚祝愿以及对未来中巴两国友谊常青的美好祝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景泰蓝银胎掐丝珐琅《好运来》竹节壶再次明证:

      真正的艺术,如同最真挚的感情和最美好的祝愿,历久弥新,与时光不朽,与岁月峥嵘!
责任编辑:小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