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瓷器展藏品集》正式出版

      青瓷是最早烧制的瓷器品类,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内涵和美学追求。《释名·释采帛》:“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瓷,摹拟玉的光泽。在推崇“正色”、“玉德”的儒学和崇尚“自然”、“天道”的道教从诸子百家中脱颖而出时,已经预示了对青瓷的喜爱将伴随中华文明的演进。

      龙泉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极富盛名,也是最后一个青瓷窑系。龙泉窑也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制作精良,窑系庞大而闻名于世。源追东汉,兴于五代,终于在被誉为华夏文明之巅峰的赵宋王朝收获名窑之称。以其典雅端庄,纯净疏朗之特色,与千变万化之品类为宫廷与民间,本土与海外所共赏,留下了众多充满浪漫想象的传说和散布于世界各地的遗存。这种半官半民,大雅大俗的独特性,不仅丰富了今天的收藏选择,也决定了在对其进行审美趣味分析及真伪特征研究时,藏家的声音与官方的评论一样不容小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8年4月22日,由中国文物网主办,老窑瓷博物馆承办的“ 《龙泉颂》千年窑火,国粹传承——历代陶瓷珍品”系列展在北京琉璃厂老窑瓷博物馆隆重举行,来自首都文化界、收藏界以及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陶瓷收藏爱好者汇聚一堂,共话龙泉。
 
      本次展览历时两年,组织者对从全国各地陶瓷爱好者中征集的过万件龙泉藏品进行筛选; 经过藏友自荐、行家推荐、实验室检测、专家组评议多个环节,最终遴选出600余件历代烧造的龙泉瓷器精品展现给观众,为广大龙泉收藏爱好者了解龙泉窑收藏现状,提供了一次难得的交流互鉴机会。
 
      本书以整理记录《龙泉颂》展品为基础,配合对相关知识的简述和拓展,希望能向读者提供一个多角度,立体性了解龙泉窑及其民间收藏的窗口。龙泉窑从来不只关乎宫廷风尚,同样也反映大众品味,既可以是清供案头的文人雅味,也可以是把握于股掌之间的生活情趣。

责任编辑:小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