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蔷薇花石图轴
2019-02-28 11:18:54 来源:收藏快报 已浏览次

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之一。少有才名,早年在高邮从兄嫂学画。二十八岁中举后,清康熙帝知其善画,便召入内庭,命他从院派魁首蒋廷锡学画,以书画供奉内庭。但李鱓不满画院的摹古画风,拒绝画所规定的题材,主张画家要自立门户,因此被排挤出内庭。出内庭后,李鱓曾作《喜上眉稍图》说:“禁庭侍值,不画喜鹊,性爱梅花,心恶而流俗。”表现了他不同流俗的性格。后任山东滕县知县,又因负才使气,玩世不恭而去。乾隆五年(1740),李鱓回到故乡兴化,专心于书画创作,后随郑板桥到扬州,以卖画为生,终老扬州。
李鱓作画,一反当时的摹古风尚,别开蹊径,不拘绳墨。他虽师法古人,但有自家面目。
郑燮说他“花卉、翎羽,虫鱼皆妙绝,尤工兰竹。”他曾师法蒋庭锡,画法工致;又师高其佩,趋向粗笔写意画风;后又取法林良、徐渭、朱耷等,落笔劲健,纵横驰骋;特别到扬州后又从石涛的笔法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形成淋漓酣畅,水墨交融的风格。作品中擅于长题,或诗、或词、或句,诗画中流露出仕途失意和“孤芳自赏”,明白如话,意味浓郁。书法古朴,具颜柳筋骨。其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很大影响,是清代画坛上开宗立派的人物。
今江苏省淮安市博物馆收藏的《蔷薇花石图》,就是他在晚年的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花鸟画风格。
《蔷薇花石图》纵114、横74厘米,纸本,设色水墨画。上写山石几块,嶙峋突兀,坚贞瘦硬。石间有蔷薇一株,色光烂漫,黄花翠叶。上有古藤一株,虬技蟠绕,缘石而上,新叶初展,花开簇簇。石下有清水小池,新荷出水,生气勃勃。此图虽只写假山之一角,但山水争奇,花儿斗艳,新春气息浓郁。从画法讲,此图以破笔泼墨法写山石,阔笔纵横,元气淋漓,皴写点染,显示石之坚韧贞洁。以没骨法写蔷薇,所写蔷薇勾花点叶,设色明艳,神态舒展,婀娜多姿。以奔放之笔写古藤,所写藤干盘绕回曲,龙飞凤舞,浓淡相间,气势十足。特别是以水墨加淡赭写藤,白粉点花,使古藤老枝嫩叶,繁花似锦,给人以紫玉临风,光影浮动的感觉。
总之,此图笔墨大胆泼辣,纵横驰骋,水墨交融,淋漓酣畅,技巧纯熟。雄壮中见高雅之气,意境清幽典雅,气定神足;布局以斜角取势,笔意雄健,气概磅礴。
画上题诗一首,字体参差错落,使画面富有生气,具有金石气息。其诗云:“蔷薇黄似月初华,难写芳香只写花,若使移生南国海,取将露水粉宫娃。”清秦祖永评其题款云:“复堂书法古朴,作画款题,随意布置,另有别趣,亦摆脱俗格,自立门庭者也。”可谓真知灼见,但秦祖永把他的画说成“笔意躁动,不免霸悍之气”,未免偏激,殊不知这正是他的风格所在,显示了他不同流俗的性格。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