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外景
  
  2018年11月27日,来自浙江全省市县党校(行政学院)校(院)长培训班的近80位学员来到长兴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活动。学员们参观革命旧址和展览,在粟裕将军骨灰敬撒处敬献花篮,在纪念馆前的党旗牌前重温入党誓词。
  
  这样的场景在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每天都能见到。
  
  浙江长兴地处太湖西南岸,襟带苏浙皖三省门户,抗战后期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的指挥中心。1943年秋,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在王必成、江渭清的带领下,挺进郎溪、广德、长兴一带。1945年1月6日,粟裕将军率新四军一师到达长兴与十六旅会合。1月13日成立苏浙军区,粟裕任军区司令员,统一指挥苏南、浙西、浙东、皖南的抗日斗争。新四军积极向浙西日伪据点发起进攻,建立了浙西抗日根据地,使其成为全国十九个大的抗日根据地之一。直到1945年秋新四军北撤,这一带成为火红的抗战热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分布于长兴纵横80平方公里的延绵山区之中,其中15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江南地区保存最完整、内涵丰富且规模最大的革命旧址群,被誉为“江南小延安”。2001年,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含15个点)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一纵队司令部旧址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开放30多年来,已接待全国各地游客800多万人次,先后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模范集体”“浙江省文明博物馆”“浙江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馆长助理王思翰告诉记者,近年来,纪念馆以打造长三角地区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为目标,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现军民光辉业绩
  
  白墙黑瓦马头墙,绿苔青砖岩石板,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坐落在煤山镇温塘村,早在1944年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即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就设在这里。纪念馆四周松柏掩映,翠竹交织。庭院西侧为原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将军骨灰安放纪念碑,东侧是“军民鱼水情”雕塑和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碑,碑上金黄色的“N4A”三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9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浙西丰碑”主题陈列展开展。展厅由基本陈列“浙西丰碑”、特色展厅“红色标杆”和临时展厅“红色记忆”组成。共展出文物130件、珍贵资料照片240张、军事武器35件。这里有保留汗渍和血迹的《中共党证》,军区司令部发布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对日本驻军通牒》,军区司令部参谋处绘制的军用地图,油印的《论持久战》,有兵工厂用来铸造武器用的“大风箱”、江南银行发行的“抗币”、报社油印《苏南报》的“石印版”,有新四军穿过的服装、雨蓑、草鞋,用过的竹碗、大刀、土枪和缴获的战利品刺刀、钢盔、电话机;有从烈士遗骸上取下的子弹头,烈士遗物作战笔记、私章、钢笔等;还有不少表现根据地军民学习、生产、行军、战斗、支前、庆功的老照片,再现了新四军苏浙军区广大军民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纪念馆展厅一角
  
  有一件文物很特殊,是一对山羊角。当年新四军干部陈忠达住在农民徐有福家中,为了表示感谢,就买了一只山羊送给徐有福。1945年6月陈忠达在与日军的遭遇战中牺牲,徐有福悲痛万分,此后,他备加呵护这只山羊。11年后,山羊终老而死。徐有福把山羊的两只角取了下来,珍藏了几十年。1982年2月,徐有福老人把这对山羊角捐赠给纪念馆。
  
  纪念馆里陈列着一颗不寻常的子弹头。1945年早春的一天,新四军十六旅特务营一连张连长率部开向敌占区。傍晚,在追击惊慌逃跑的林城据点伪军时,身先士卒的张连长不幸中弹牺牲。战争年代,张连长未向同志们透露自己身世籍贯,解放后当地人民多方联系、走访,仍查寻不到他的姓名、籍贯、入伍年月和牺牲年龄。直到前些年当地政府和百姓为张连长移坟重新安葬时,他当年的战友和部下才从遗骨上取下了这枚子弹头。
  
  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槐坎乡仰峰村,原为清代光绪年间沈氏大户民宅。三进楼上东侧分别是粟裕将军的办公室和粟裕与夫人楚青的卧室。当年粟裕空余时间经常会和沈家大院的长工一起聊聊家常。楚青很关爱百姓,一天她看到长工侯阿苟自己在笨手笨脚地缝补被子,就主动上前打招呼,并且接过他手上的针线为他缝起了被子。在纪念馆里,陈列着粟裕使用过并送给侯阿苟的办公桌、四方桌和侯阿苟为司令部采购军需使用的驮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粟裕将军使用过并赠送长工侯阿苟的办公桌、方桌
  
  “纪念馆一直持续开展文物的征集利用”,王思翰告诉记者,“馆里的很多文物都是当地老百姓和新四军后代捐赠的”。目前,与纪念馆保持联系的新四军研究会共有11个,新四军后代100余人。在2015年1月长兴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粟裕之子粟戎生、粟寒生等各地新四军后代集聚长兴共同出席。2017年11月,纪念馆还收到了粟裕将军之女粟惠宁捐赠的粟裕将军遗物4件。
  
  革命旧址的守望者
  
  新中国成立后,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群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保护,尤其是革命老区长兴人民发扬当年支前拥军的光荣传统,以拥有革命旧址为荣,精心保护旧址原貌。
  
  这些旧址以前都是民居,为稳妥做好旧址征收工作,长兴县专门成立旧址征收工作小组,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办理,征收经费由县财政直接拨付。1998年之前征收了5处,至2018年底共征收14处。2019年争取完成其余4处的征收,全面完成旧址征收工作。
  
  长兴县博物馆研究馆员梁奕建曾是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的老馆长,他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征用纪念馆馆舍(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时感慨不已: “纪念馆1400多平方米,搬出去14户人家,我们没有动用领导,11万元就将它收过来了。老百姓说的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看在粟裕将军和新四军的面子上,我们搬出去!’”
  
  纪念馆自成立之初就与旧址住户相互尊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通过经常性走访,进行现场文物教育宣传,通过旧址村落内设立文物保护宣传展板、发放文物保护宣传资料、开展文物保护有奖知识问答、组织旧址住户参观文物展馆等方式,让群众认识到旧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多年来纪念馆坚持每周巡查的传统,每月巡查5次以上,发现问题立即解决。由于十多处旧址分散在80平方公里的山沟里,存在很大的监管难度,为此,纪念馆依托旧址附近村民组成了一支颇有规模的业余“文保队”,实行文保员认看认护,业余文保员对各自负责的旧址进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纪念馆,确保旧址时时处于监护状态。每年召开1到2次业余文保员会议,加强交流和沟通。
  
  在梁奕建看来,这种巡查的基础是建立感情,和旧址的老百姓交朋友。“有个姓王的老房东,现在有八十多岁了,从九十年代一直在看护旧址。当时纪念馆缺乏经费,他就自己买瓦修房”。就这样,很多旧址的房主成为志愿者,进而成为业余文保员。每年给的经费不多,以自愿为主。
  
  “从原来的文物部门保护,拓展到群众来保护,从政府、文物部门到老百姓形成了立体保护”,梁奕建说,“这也是一种‘守望’!”
  
  主打红色教育品牌
  
  走一趟红色革命旧址、看一场红色电影、听一回红色主题报告、吃一餐红色竹筒饭、唱一首红色歌曲、重温入党誓词、推石磨、打草鞋、推独轮车、挑箩筐、模拟新四军抬担架运送伤病员……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2006年被浙江省委组织部命名为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2014年成为浙江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示范点。近年来,纪念馆在红色文化、红色旅游、红色教育方面挖掘资源和潜能,突出特色,主打“江南小延安”红色教育品牌,创造性地推出了集培训、参与、体验、拓展训练为一体的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培训模式,面向基层干部、党员群众、中小学生推出“红色体验”活动,探索了一条全方位、多形式红色教育的新路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纪念馆党员宣誓厅
  
  纪念馆整合县委党校、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等单位专家教师,组建了铁军讲师团,进一步丰富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拓展训练、课堂教学、访谈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一是深入挖掘访谈教学。挖掘散落在长兴的军民鱼水情故事,并赴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采访新四军老战士及后代,2017年正式推出访谈教学,让学员们真实聆听、切身感受。二是融入推进拓展教学。引入专业素质拓展团队,以新四军在抗战中的历史故事为背景,组织红色穿越、模拟会师、模拟行军、寻觅情报等素质拓展活动,进一步培养学员的组织纪律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三是创新开展多元教学。围绕纪念馆红色教育的主线,开展“敬献一次花圈花篮、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参观一次红色展览、聆听一堂红色党课、烧一餐红色灶头饭、学唱一首红色歌曲、体验一次红色之旅、拍一张支部全家福”等八个一活动,教学形式变“单一”为“多元”,使学员的体验感受得到增强。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18个现场教学点布局分散,纪念馆比较成功地开发了3条教学路线,设计了多种教学模式。比如,设计了“仰峰会师”教学环节,其历史依据是1945年1月6日新四军6师16旅与粟裕率领的1师主力部队在仰峰村胜利会师。组织教学时将团队分两组进行,同时从纪念馆出发,一组徒步经7处旧址,一组翻越竹林山经4处旧址,时长约1.5小时,两支队伍在仰峰村司令部旧址胜利会师。再比如,设计了寻找“九二步兵炮”体验环节,历史依据是1944年杭村缴大炮战役。将仰峰村的4处旧址串联,加入独轮车运送军粮、抬担架运送伤病员等环节。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把原本比较分散的“点”成功地串成了“线”,充分挖掘现场教学点的特色和亮点。
  
  这种培训可以根据培训单位的需求,设计一天、两天、三天各种培训方案。2011年7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配套设施“江南红村”建成,占地80亩,集餐饮、会展、住宿三大功能为一体,可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教育培训等多方面需求。近年来,纪念馆成为党政机关团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学习教育活动的主阵地。在年接待近20万参观游客中,党员干部占41.5%。2018年截至10月底,共接待红色教育培训班次52个,培训人员2720人。
  
  纪念馆针对中小学生的“当一回新四军小战士”活动,自1997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60多期,累计接待了湖州地区和上海、杭州、无锡等地的中小学生近10万人次,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创意奖”。活动中,“小战士”亲身体验打草鞋,垒土灶烧竹筒饭,抓小鱼、小蟹,抓“日伪军”俘虏,射飞镖、打靶、炸碉堡等项目,在纪念馆工作人员和教官的辅导下“整理内务”“练军姿”“步伐训练”“唱军歌”。
  
  2018年10月,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被命名为2018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预计2019年学生团队会大幅增加”,王思翰表示,“设计好研学教育课程,更好地为青少年服务,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