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守真·王向东书法作品展”在京开幕
11月9日上午,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抱樸守真•王向东书法作品展”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拉开序幕,让到场的嘉宾共同感悟其书法艺术。此次“抱樸守真•王向东书法作品展”将展出王向东先生的160余幅书法作品,这不仅是王向东对自己近五年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果的梳理,更是对祖国七十周年华诞的献礼展,也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艺术成果的一次推广展。
开幕式活动现场
展览现场
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原经济日报社长、中书协理事、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原国家物资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桓玉珊、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王金祥、中央国家机关书协理事、著名书画评论家程秉洲、人民日报海外版党组书记、中央国家机关书协理事李建兴、原总后勤部副部长孙志强中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信阳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北生、文化部司长李泽林、故宫博物院展览部美术室主任李磊、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馆长吴华等多位领导及嘉宾共同出席了开幕式,一起感受王向东先生呈现的风格特色与艺术成就。
开幕式嘉宾 从左至右依次为:书法家王向东、人民日报海外版党组书记、中央国家机关书协理事李建兴、中央国家机关书协理事、著名书画评论家程秉洲、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王金祥、原国家物资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桓玉珊、原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原经济日报社长、中书协理事、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原总后勤部副部长孙志强中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礼恒、信阳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王北生、文化部司长李泽林、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
王向东先生的书法,最早受到王羲之、王献之两位名家大作的熏陶。从苏、黄、米、蔡到鲜于枢、董其昌等历代名家他都认真地研读、临摹,潜心钻研、临习、创作。王向东对真、草、隶、篆无不涉猎,又将自己对于道家思想深刻的感悟融合其中,讲究阴阳平衡,对立统一。其作品本真淳朴,国韵丰实,书道精美,王向东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更多的人展示国学独特的魅力和书法带来的乐趣。
北京电视台主持人王蕾主持开幕式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致辞
开幕式上,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国代表此次书法展的主办单位首先对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表示感谢与欢迎。谈及王向东先生的书法展,王建国副会长表示,能获此艺术成就,得益于王向东对书法艺术的坚守与追求,得益于王向东对国学的研学与厚读,得益于王向东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这应该是他的创作源泉和使命所在。
著名书画评论家程秉洲致
著名书画评论家程秉洲在欣赏了王向东先生的书法作品后表示,“王向东先生的书法,书中有文,书中有道,书中有仁,无一不体现了他自身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致辞
人民日报海外版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建兴发表致辞,祝贺“抱樸守真—王向东书法作品展”的顺利开幕,并表示:“王向东先生的书法作品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信,彰显着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向东的作品无一不是他对中国汉字的艺术探索、艺术创造和艺术表现,既展示了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又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气息。“在参观了王向东书法作品展之后,李建兴对于其书法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能感受到王向东先生“气象正大有精神,师古出新能传神,章法气韵显风神”的深厚艺术功底。
原经济日报社长、中书协理事、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致辞
原经济日报社长、中书协理事、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主席武春河对王向东先生的书法作品给予了很高的点评:一是传统的根基扎得很深,王向东的书法立足于传统,二是其作品能看出王向东先生有扎实的功力,三是有潜力有创新,未来的发展无可限量。
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馆长吴华向王向东颁发证书
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馆长吴华向现场嘉宾简单介绍了美术馆的情况,位于北京市市中心东长安街北侧的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曲径通幽、精巧典雅,是一座融展览、收藏、交流、研究和普及美学教育于一体的小型多功能艺术展馆。为了记录本次“抱樸守真•王向东书法作品展”,吴华女士还为王向东先生颁发了视觉经典美术馆的证书。
王向东向嘉宾介绍作
此次书法展,不仅是王向东对于自己多年研习书法的一次汇报展示,更是对人生价值观和艺术价值观的一次总结。王向东在发言中表示自己在实践探索中发展方向逐渐清晰,并将其主业定向为坚守书法精神,秉持书法本色,传承书法艺术,发展书法事业。王向东向此次书法作品展的主办单位——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表示感谢,并希望能通过此次展出表达自己抱樸守真之愿望:一是献礼祖国;二是回报公众;三是开启新程。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采访
本次书法展的顺利举办,为文化艺术创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广大书法爱好者在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和感受书法艺术的韵味,也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文化创作的活力。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