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3件国宝春节期间亮相《国家宝藏》
2019-01-18 14:05: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 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供图 摄
让文物活起来,拉近当代人与历史文物的距离,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一经播出就受到热捧。17日,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赵曙光透露,山西3件国宝将于春节期间亮相《国家宝藏》,届时观众将目睹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侯马盟书、木板漆画的风采。

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 山西博物院供图 摄
2018年,《国家宝藏》第二季推出,山西博物院受邀加入。据赵曙光介绍,目前节目已经完成全部前期拍摄工作,很快将会排期播出。“相信会很好地提升这3件国宝,乃至山西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侯马盟书 山西博物院供图 摄
赵曙光表示,让文物活起来的方式是多样的,《国家宝藏》之所以能广受欢迎,背后的原因值得去深思。文化传承,不能守旧僵化,更不能拒绝创新。只要选对了表现方式,厚重的文化之美在这个快速迭代的时代同样能赢得公众的追捧。

木板漆画 山西博物院供图 摄
此次入选的3件国宝分别为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侯马盟书、木板漆画。其中,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高约20厘米,宽约6.5厘米。出土于侯马市牛庄董明墓。文物位于墓室北壁上部,为单檐歇山顶,两根八角形小矮柱上承台面,简洁精巧。戏台上有五个彩色戏俑,自左至右为装孤、副末、末泥、装旦和副净等5个角色。其中末泥为主演,与以副末和副净做主演,以滑稽调笑为主要内容的早期杂剧不同,表明中国戏曲艺术正走向成熟。
侯马盟书,春秋时期,1965-1966年侯马市晋国遗址出土。在40多个祭祀坑内出土玉、石质盟书5000余件片,绝大多数为圭形,最长者32厘米,另有圆形及不规则形。辞文多以朱笔书写,少数为墨笔。文字可辨识者有656件,多则200余字,少则10余字。内容可分为主盟人誓辞、宗盟类、委质类、纳室类和诅咒类等5大类。对于主盟人和盟誓时间存在不同说法,多数学者认为,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以赵氏家族为首举行盟誓活动的约信文书,忠实地记录了晋国晚期强族间相互斗争的史实,具有政治档案的性质。它的发现对于研究晋国历史、古代盟誓制度及古文字等均有重大意义。
木板漆画,北魏,通长82厘米,宽40厘米,厚约2.5厘米。1965年大同石家寨太和八年(484年)司马金龙墓出土。系漆画屏风中的两块,之间由榫卯连接。板面髹朱漆,分上下四层彩绘《列女传》故事,线条用黑色,人物面部和手部涂铅白,服饰器具用黄、白、青绿、橙红、灰蓝等色。题记和榜书处再涂黄漆,其上墨书文字。画风近顾恺之。题记和榜书文字介于隶、楷之间,气势疏朗,是少见的北魏墨迹。木板漆画是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国家宝藏》无疑是文博人和媒体人成功合作的典范。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行业、更多的机构组织和文博人携手,共同探索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赵曙光如是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