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作:扎紧篱笆打好桩

  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的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针对记者提出的如何做好文物安全工作问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谈到,文物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机构编制建设是工作的基础。在一些地方,一个文物机构挂了好几块牌子,身兼数职,长期下去,不利于做好文物安全工作。希望各地在机构改革中充分注意文物安全和文物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
  
  基层文物保护单位,缺人缺资金等问题一直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难点之一,没有编制、缺乏专人负责文物管理工作,有的县甚至没有文管所。而田野文物保护单位又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急需一线文保力量的加强。二者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调和,一直是业界人士关注的话题。
  
  一个好汉三个帮
  
  在与文物部门多年的合作中,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与反恐怖学院教授刘为军也意识到文物安全这一问题的棘手。2018年12月,由公安部、国家文物局等四部门联合推出的“众志成城 守护文明——全国打击防范文物犯罪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使每一位观展者都唏嘘不已,翔实的数据、文物的展示以及每一个案件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等将日益复杂的文物安全问题展示在公众面前,引发了舆论不小的关注。
  
  虽然,近些年在多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的成果非常显著,使犯罪分子的气焰得到一定遏制。但不容忽视的是,基层的文物保护力量仍属薄弱。“全国各个县(区)政府中单设文物局的很少,负责文物工作的人员多数身兼数职,因此,即便在国家层面,公安部与国家文物局合作的比较顺畅,到了基层,这种多部门合作就会变得有些无力。”刘为军说,“而且,文物犯罪呈现出的链条化作案特点,还需要海关、工商、税务等其他部门的配合。”
  
  可以说,打击文物违法犯罪,保护文物安全,尽管是文物部门的职责所在,但也需多个部门的积极配合,更需广大公众的广泛参与。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扎进文物保护的篱笆不能只依靠一方力量,政府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视角,更不可能防范所有的漏洞,只有将政府责任、法律惩戒与公众参与结合在一起,标本兼治,才有可能将文物违法犯罪行为有效遏制。
  
  群众路线不能丢
  
  2017年12月的一天,陕西省公安厅刑侦局侦查四处文物案件侦察科的刘杨接到群众的举报,举报人称,在浙江杭州一拍卖行将拍卖一件青铜器,该青铜器与安徽博物院被盗的一件青铜器极为相似。按照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刘杨将情况上报公安部和国家文物局,随后,公安部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进行详细调查,最终叫停了青铜器的拍卖,经专家进一步鉴定确定拍卖的青铜器即为1988年安徽博物院被盗文物青铜鬲(一级文物),并将此青铜鬲从拍卖行成功追回。
  
  时过两年,当刘杨和记者回忆起这起由群众举报成功破获的文物案件时,依然兴奋不已。让他兴奋的另一个原因是,这起案件是“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上线后一个月就接到的群众举报。为依法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与国际刑警组织艺术品数据库对接,2017年11月16日,“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在陕西省公安厅上线启动,向社会发布了206条被盗(丢失)文物信息,为社会公众参与被盗(丢失)文物追索提供了一个窗口。
  
  “这是在‘互联网+’的助力下,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新形式,其实,群众路线是我国文物保护中一直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不懈、一以贯之的文物保护理念。”南京大学公共事务与政策研究所执行所长、副教授姚远说。
  
  多措并举 调动力量
  
  文物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保护文物的力量也应各方汇聚。事实上,在文物保护事业中,一直不乏公众参与的身影,在很多城市,一些名人故居、知名历史建筑等在旧城改造的名义下险遭拆除,正是有了社会公众和媒体的持续关注才得以保存下来。不少打击文物违法犯罪的案件,正是有了群众的举报才能够迅速抓捕犯罪分子,及时追回文物。
  
  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还需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来拓展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深度与广度?
  
  刘为军建议,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该对志愿者团队进行有效引导,从精神层面、政策支持等方面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其次,多方拓展参与渠道。公众对文物的认识并不专业,因此,在拓展群众参与渠道时,应尽可能多地提供群众参与更便捷的方式。最后,需要文物专家有效参与到文物犯罪案件的破获中。
  
  姚远则从拓展公众参与的法制空间进行了思考。他说,今后的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仍需关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问题。可以借鉴环境保护法的立法思路,专设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一章。如,应规定主管部门作出不可移动文物的拆除、迁移的行政许可;或审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应当举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必要时还应当举行听证等。总之,在文物行政中涉及公共利益的事项,都应当阳光透明,通过信息公开,推动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格局。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