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元青花小残片纹饰内容的猜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05年秋,西安悟陶斋古瓷标本博物馆的元青花标本资料中,增添了一只近三角形的青花瓷片,这只瓷片很小,宽不过5厘米,高不过3厘米,是从景德镇古玩地摊上购买的。从瓷片的厚度、弧度及接胎痕可以推知,这应当是青花大罐腹部中间较平坦部位的碎片。

 

  说到古瓷,无非鉴、藏、赏三字。当然鉴有鉴识,藏有藏趣,而最富引人魅力的,当属对古瓷文化内涵和艺术造诣的美学欣赏。这只瓷片虽小,但它正面那一点仅有的青花纹饰是什么内容?却给了人们一个很大的猜断空间,在推测它的完整画面过程中,也一定会给人们一种文化探索的乐趣。

 

  笔者经过认真考证,认为从这一小片青花纹饰可以推断,这是一只画着苏武牧羊故事的元青花大罐,理由如下∶

 

  一、小瓷片右边,画着一串可以辨认出的至少四个上下连接的璎珞。瓷片中间画着光秃秃的辽阔原野和只有高寒地区才能生长的5棵高低错落的冷杉类乔木,显现出一派北国风光。

 

  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奉王命出使他国的使臣必持节而行,所谓“以王命往来必有节,以为信”。所持之节称“节杖”,俗称“节鞭”,以竹、木为杆,杆头悬挂用马鬃编扎的璎珞状节旄。

 

  三、此标本上的璎珞上下串连,且旄缨上小下大有飘动感,似为古代穿在“节杖”上之璎珞。查史书,西汉时派使臣出使他国,使臣均持国君所授“节杖”而不离身,表明不辱君命、不失气节。《汉书·苏武传》载∶苏武出使匈奴,拒绝招降,坚贞不屈,被匈奴人流放在北海一十九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四、查中国历史故事,汉代因和亲出塞而著名者莫过于王嫱,出使大漠而著名者莫过于苏武。昭君出塞的故事画面已见诸日本出光美术馆所藏之元青花大罐,而此残片纹饰则极可能是画着历史故事“苏武牧羊”图之元青花大罐的一小部分残存画面。

 

  五、此推断也得到一些旁证支持∶一为京剧、秦腔的传统剧目“苏武牧羊”中主角苏武皆持旄节表演;二是古城西安为西汉京都,进行城市雕塑装饰时在通往丝绸之路的城门外,根据历史资料,特意按照西汉时的服饰装束,建造起打开丝绸之路的外交家张骞的群雕像,而张骞正是手持悬挂缨旄的节杖昂首远望,策马西行,节旄飘扬,寓意绵长。

 

  六、确如此,则元青花人物内容的纹饰中又增添了一个新的内容。

 

  以上看法是笔者以小猜大的推测判断,说得准的话,是“见微知著”,是“以窥全豹”;说得不准的话,就成了“胡编乱捏”,成了“主观臆断”了。但不管怎么说,面对这只小瓷片,我对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看胎、看釉、看青料,断为元青花就满足了事,而是从有限纹饰画面所提供的蛛丝马迹中,进一步深入探索,找图书,查资料,东考证,西联系,总算有了个自以为是的猜断,或者说叫做科学假说。如果有证据证明真的猜断错了也没关系,因为它毕竟锻炼和增强了自己在古瓷研究上的探索精神。

 

  陶渊明说得好∶“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得到任何一件藏品,都把它的特征鉴定得透透的,把它的文化艺术内涵探究挖掘得深深的,才能从中体味出投身收藏的最大乐趣和无尽的快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