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的民族风俗
2018-02-28 10:13:52 来源:华夏民俗文化网 已浏览次
塔塔尔族的人们在婚俗上都是比较奇特的,而新郎却是先要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这样的习俗,对此塔塔尔族的民族风俗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塔塔尔人的节日
塔塔尔族除过肉孜节、古尔邦节外,还过传统的“撒班节”。
肉孜节:塔塔尔语叫“肉孜艾提”,它是波斯语的音译。波斯语“肉孜”,是斋戒的意思,“艾提”,是节日的意思。凡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后,为庆祝教徒们圆满地完成了封斋功课,在伊斯兰教教历的十月一日,举行开斋仪式。按伊斯兰教教历,每年354天,要比公历少11天左右。故斋月和斋期,每年要向斯推移,大约每隔31年循环一次。
塔塔尔族传统民族风俗
古尔邦节:塔塔尔语叫“古尔邦艾提”,是阿拉伯语的音译。阿拉伯语“古尔邦”,意为“献身”。古尔邦节,时在伊斯兰教教历时十二月十日,即“肉孜节”之后70天。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
撒班节(犁头节):“撒班”,是塔塔尔族犁地的农具。撒班节是一年一度的盛会。据塔塔尔族传说,由于撒班的产生,促进了塔塔尔族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此撒班节,通常在每年冻雪消融,大地回春的春播或夏收之间一个睛朗的日子,举行节日活动,共同祝福丰收的好年景,祝福美满的新生活。“撒班节”多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拔河、赛马、摔跤等群众性活动。
塔塔尔族有哪些民族风俗
塔塔尔人的割礼习俗
来自伊斯兰教规。割礼就是割除男孩阴茎包皮所举行的一项仪式,通常5—7岁举行。凡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十分注重割礼,将作为一件大事来办、要举行降重的仪式。塔塔尔族举行割礼之前、要把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做孩子爱吃的饭、请割礼的主刀手到家做客并做手术。
塔塔尔族民族风俗有哪些
塔塔尔族的奇特婚俗
塔塔尔族的婚俗别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
婚姻过程是,经媒人三番五次登门求亲,女方家长若允诺,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礼,称为“库拉克绥云切”,即给新娘从头到脚的整套服装。下过聘礼,即算订婚。
按塔塔尔人的传统习惯,婚礼在新娘家举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结婚前几天,男方要把为新娘制作的全部服装、炊具、陈设和婚礼时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家,其中包括给新娘父母的礼物(称“克以特”)。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
“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塔塔尔流行歌曲“几尔”,一路上歌声、琴声、口哨声、呐喊助兴声连天,浩浩荡荡地前往女家成亲。
当夕阳西下,新郎和伴郎们一行人等来到新娘家。这时先要绕着院落转一圈,然后才到门前。而此刻女家大门都紧闭着,新郎要献礼物才能进去。以后,新郎进房门,到床边,吃饭,都要送喜钱。
结婚仪式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先由阿匐诵经,并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 待男女双方回答“愿意”之后,再由阿匐将一杯糖水域蜜水)送给新郎和新娘共饮,象征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礼毕入洞房。
第二天早上新郎要拜见岳父母,回家举行宴会,并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晚上再回到岳父家。
婚后,新郎和新娘都要在女家住一个时期,有的三个月,有的半年,有的甚至要生过一个孩子以后才回到男家。
塔塔尔族对待女婿如同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热情。在女方家居住期间,岳父、岳母要拿出上好的食品款待女婿,使女婿感到生活在女家就如同生活在自己家里一样温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