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周宜壶”

  2005年岁末海外回流的“周宜壶”在上海以264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内地青铜器拍卖的最高记录。周宜壶曾于去年12月20日抵达南京博物院,笔者有幸零距离接触了这件青铜器中的精品。此件青铜器是西周礼器,和目前藏于台北“故宫”的周宜壶是孪生一对。此次周宜壶虽然来到南京,但因为安全原因并没有在预展上亮相。

  周宜壶实物要比想象中更大更沉,两人合力才将它挪到桌上。整壶呈青黑色,壶身上铸有十字纹路,上面缀满蝉纹,颈部还有一圈凤纹,两边各有一个衔环兽耳。最有趣的是它壶盖的颜色,并非青黑而是呈现出翡翠一样的翠绿。抚之,但觉平滑异常,毫无斑驳质感。铜锈是青铜器的杀手,因此青铜器出土后需要除锈处理,以阻止其继续侵蚀青铜器。此件青铜器出土于260年前的清代,当时除锈的办法十分原始,一般是在夏日将石蜡曝晒融化后,涂于生锈处,反复多次便形成这种平滑的“翡翠锈”。现代仿者多以绿颜料涂于赝品上充作“翡翠锈”,以假冒高古之器。

  揭开周宜壶的壶盖,内沿上赫然刻着数排铭文,皆有蚕豆大小,起首便是“周宜”二字。铭文意思是周宜这个人为他的先人铸造这件祭器礼壶,用以陈享于宗庙之中,并为子孙祈福。

  上古三代青铜器流传至今的已很罕见,其中有铭文的更为珍贵,因为这些铭文可以弥补文献史料的缺失。国内研究青铜器的权威人士李学勤先生,正是通过铭文认定这是西周早中期的东西。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件周宜壶竟然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完全一样,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只没有盖子。

  周宜壶主是海外的某位大藏家,去年上半年,他得知台北故宫也有一只清宫旧藏的周宜壶后,便通过台北友人疏通,带着自己的周宜壶来到台北故宫的库房中,在这里他看到的周宜壶和自己的完全一样。这个消息立即传遍海外藏界。最早记录此壶的是清代《西清古鉴》,该书乃乾隆下令大学士梁诗正编修而成,宫中所藏三代鼎彝尽皆收入。梁诗正在该器的著录中推测,此器可能是宋桓公的后人“向宜”所制。这件周宜壶出宫当在清末,可能是宫人盗卖,随后便流落海外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