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古玉器造型特点(一)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诸因素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即使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也是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玉器产生于远古人类的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其丰富多彩的造型、精巧别致的图案和精湛娴熟的制作技艺,形成了优秀的艺术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诸因素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即使在世界艺术的百花丛中,也是一支独放异彩的奇葩。

  一、原始社会玉器造型

  新石器时代玉器主要有玉琮、玉壁、玉斧、玉圭、玉璜及各种鸟兽,以有孔玉及平面玉器为多。动物造型较简单,着重于头部刻画,身体则为与玉石形似的几何体,头部又较重视眼目的表现。良渚文化和龙山文化玉器,就有以目纹为中心的极度夸张的人面或兽面纹。

  古代玉器穿孔,有些是造型本身带来的孔,如琮、壁等;有些是为穿绳佩带而打的孔,如璜上的小孔;还有的是为穿绳捆绑木柄而打的孔;还有马蹄形孔、对穿孔和带有螺纹的孔等。新石器时代玉器穿孔多为两面对穿而成,孔外部直径大,越往里直径越小,孔不甚圆,两面对穿时,有些对的不准,因而孔中部的交接处,有时会出现棱台。

  除良渚文化玉琮、玉壁外,新石器时代玉器虽然片状为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极少,凡平面之处,中部皆微微隆起,边缘较薄或有坡。如器物的主平面平如刨板,就应考虑这件器物是否为仿制品了。

  此期玉器刻纹有两种:一种是纤细的细线纹,由于是手工刻出,刻纹不太规整,转折处不方正,线与线之间距离误差较大;第二种是粗阴线,线较浅。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粗阴线非常直,似用直尺比着划出或用直线拉磨而成;红山文化玉器所饰粗阴线多为弧线,似用手工不断修正而成。另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上还有起凸较浅的凸起线。

  二、商周玉器造型

  商周玉器属于生产工具器型的有玉刀、玉斧、玉铲等;属于兵器型的有玉钺、玉戈、玉璋等;属于礼器或装饰品的有玉壁、玉环、玉簪、玉琮、玉璜等。此外,已出现单体器型的鱼、鸟、龟、兽面、人首佩等。

  商代玉器在玉质、沁色、钻孔、装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些玉器上表现得较突出,有的则不甚明显。

  沁色:商代玉的沁色多种多样,其中最明显的是鸡骨白色。玉器受沁处纯白无光,玉质变软,如水煮之骨,故而称鸡骨白色。有的玉器仅在边缘处局部有沁色,有的是整体沁色,另外有些商代玉器上有较重的褐色沁。

  钻孔:有两种,一种是一面钻孔,另一种是两面钻孔,孔眼两端大,中部细,蜂腰状。许多商代玉器孔内留有螺旋形琢磨痕。

  装饰:一些商代片状玉器带有双重齿牙,这一特点为商代玉器仅有。商以后,带有这类齿牙的玉器是极罕见、极个别的现象。齿牙多为方形,牙上有小凸齿,连续排列,主要装饰在玉钺、玉璜、玉鸟等片状玉器边缘部位。有些商早期玉戈,“援”与“内”相接处,带有非常复杂的凸齿,齿形近似鸟头。

  商代玉佩饰及柄形器上经常饰有重环纹、连续方格纹及花瓣纹。玉环、玉壁等圆形器饰有凸起或凹下的同心圆弦纹。

  商中晚期玉器的纹饰,一般为阴刻线构成的龙形、兽形、人形,或分别为各种抽象的折线、封闭线以双阴线为多,其中的一条,采用“勾撤”法雕成,线条多为直线,转弯处角度很大,似方折,刚劲有力,一些学者曾誉其为“折铁线”意思是说似用铁线弯折而成。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刻线雕刻得非常粗糙,带有许多毛刺,而这种毛刺不是高转速的现代工具能制造出来的。对那些在放大镜下线条边缘非常齐整的商代风格玉器,鉴别时就要认真考虑其真伪。社会上流传一种仿商代玉,纹饰结构非常符合商代特点,但双阴线中间部分凸起较高,因而只是形似,经不起推敲。

  商代玉兽角部及眼部特点也很明显:兽角顶端都带有一个槌,呈蘑菇形;兽眼为双阴线“臣”字形,或双阴线圆形,或近似平行四边形等多种形式。

  周初玉器,数量明显减少,玉戈、玉琮趋于小型化,圭呈细长。周代玉器纹饰同商代区别较大,一般也由双阴线“勾撤”法雕成,但无商代玉纹饰的刚劲之风,线条多呈弧形,且勾撤的坡度也较大。周代玉器上最常见的是鸟纹和夔纹,周代的鸟纹很有特色:长颈、勾喙,后尾上冲。

  三、春秋战国玉器造型

  春秋战国玉礼器相对减少,佩饰大量增加,出现了成套的剑饰、带钩、人身佩玉,专门的丧葬用玉也较多。

  此期玉器的纹饰不同于商周或明清人兽分明的风格,除镂雕龙凤外,一般器物的纹饰是一种深奥莫测、结构简洁的纹样。

  这种纹样的首要特点是满而密,器物表面雕满饰纹,不留空白。商周玉器中,虽有一部分玉器的纹饰也较满,但纹饰勾回较大,留出了较多的空间;春秋战国玉器除少数兽鸟形纹饰外,皆用文饰铺满器身,突出的特点是一个满字。

  此时纹饰的另一个特点是抽象而精细。许多纹饰很难说清它的寓意,在一些简单的纹饰中充满着丰富的想象。例如,谷纹,并不如《词源》等书所绘谷壁上的禾苗谷穗,而是密集排列的螺旋凸起,每一谷粒似一刚发芽的谷种,又似别的什么东西,某些学者称似类似纹饰蚕纹,意指刚孵成的小蚕。

  最常见的纹饰是勾云纹,有双阴线刻、单阴线刻及凸起等手法,这些纹样之间相互正反相连,上下相接,纵横相连,巧妙地组合出不同的图样。另外还有一系列的辅助纹样。

  在许多这类纹样组合中,隐约留有兽面的痕迹,似乎表示着一种窥测万物的神灵,而纹饰的每一个细部,又似乎处于无限的蠕动之中,因而有人名其为“蟠虺”纹或“窃曲”纹。这些纹样的雕琢异常精细,用线条的粗细凸凹变化,表现出不同层次,一层精于一层,使赏玩者百看不厌。

  战国玉器的边缘往往有凸起的边线,鉴定家评论战国玉器时常用“扎手”来形容拿玉器时的手感。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