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冬(音)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西周中期穆王时期纹饰华丽的青铜簋。通高21厘米,口径22厘米,腹深12.5厘米,重5公斤。

 

  1975年3月,宝鸡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白家组的村民在村南的田地里耕地时,犁尖带出了一批青铜器。文物工作者得知情况后,当即前往进行调查和清理,发现这是一处西周穆王时期一个名叫伯冬(音)的贵族残墓地,墓的上部已被早些时候的农田基本建设毁坏,在地表以下20厘米处出土了青铜器18件,其中这件伯冬(音)簋最为珍贵,被确认为国宝重器。

 

  伯冬(音)簋为侈口垂腹,双耳,有盖,盖顶有圈足形捉手,矮圈足。双耳作昂首竖冠的立鸟形,鸟首高出器口,钩喙朝外,挺胸翘尾,垂珥足。簋盖及腹体以雷纹衬地,通体饰垂冠大鸟纹。簋身以两耳为界,分两面构图:每一面以颈部中间突起的兽头状饰及其下延至腹底的一条竖棱纹为对称轴,两两对称分布两只垂冠大鸟,鸟首相对。每只大鸟构图完全相同:巨目、钩喙、鹰爪、大卷翘,颈项饰鳞状花羽;冠羽分三条:一条向颈后折垂与鸟身相贴,两条向前垂至地,形成大垂冠;尾羽有三条,与翼身相勾连,向上折卷下垂。簋盖纹饰除无突饰外与腹身几乎完全相同。圈足饰三道弦纹。

 

  此簋造型美观,纹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凤鸟纹在西周铜器断代上具有明显的分期过渡特征。单从这种小鸟和垂冠不分尾的大鸟形纹饰观察,这种风格多盛行于商代后期和西周早期,一般的认为到康、昭王时,这种垂冠分尾的长鸟纹装饰风格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他鸟纹已经绝迹。但这件簋上却同时存在着小鸟纹、长鸟纹和垂冠分尾的大鸟纹,而且簋器腹底的铭文十分明确的表明这件簋是穆王时的器,这就为西周铜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标尺。不仅如此,器腹底部共有铭文134字,记述了发生在穆王时期伯冬(音)率师抗击淮戎的战事,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