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镶嵌金带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92年5月,宝鸡市南效益门村的一座春秋时期的戎王墓葬中出土了3件非常精美的纯金质带钩和7件带扣。带钩分鸳鸯形和盘蛇形两种,有的嵌有绿松石。鸳鸯形带钩,作回首状。体扁平,略呈梯形,尾部稍大,末端开口。腹中空,有一小柱立于底部方孔中间。扁长喙有一脊棱,上、下有相对的阴线S形纹。圆首,双目及脑后饰突起的勾云纹棱线,顶及两侧均有圆形棱线,当为冠、耳,其内均曾嵌有绿松石等,现大多已脱落。目间以斜线纹、脑后以细珠纹衬地。短颈。背部饰双蟠螭相交,螭首分别在尾部两端,螭目曾以宝石镶嵌,身部亦多有对称的镶嵌圆珠,均已无存。蟠身由细珠纹构成,中有脊线分隔,螭角等由斜线盘卷而成。腹下纹饰与背部基本相同,布局略有变化。通高1.5厘米,背部高0.6厘米,长2.3厘米、胸宽1.7厘米,尾部宽2厘米。圆形盘蛇状带钩,由一条大蛇和六条小蛇构成。大蛇盘曲回首,四小蛇盘于大蛇的背部,两小蛇在大蛇中间首尾相接游动。径2.6厘米,高1.4厘米。

 

  带扣亦为纯金质,形制大小相同,均作鸭首环形。扁长喙起脊棱,短颈,身为椭圆形环。喙面、脑后两侧各饰附线S形纹饰。通高0.9厘米,长1.9厘米,环径1.3 1.5厘米。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带扣是和带钩相合使用的,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玉等制成的。工艺技术相当考究。有的除雕镂花纹外,还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铜或银上鎏金,有的在铜、铁上错金嵌银,即金银错工艺。带钩起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魏晋南北朝时逐渐消失取代。

 

  考古中发现的带钩大多出于墓葬中的人骨架下肢部位,铜质的较多见。1951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5号战国墓出土的包金嵌琉璃银带钩,其工艺精湛、美不胜收,是精美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但也还是通体鎏金,且时代较晚。1965年在江苏涟水三里墩战国墓出土的交龙金带钩,端为兽头,柄阴刻二夔龙,钩身透雕成兽形,原嵌有黑色料珠,系用铸造、透雕、剔刻法制成。1978年在湖北随县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4个金带钩,钩似鸭首、光素无纹,腹下为一圆钮。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发现的5件金银错铁带钩,2个圆柱形,3个扁条形,满身嵌错金银三角云纹和斜条卷云纹,扁条形带钩中有2个镶有黄金和青玉,每条镶三角形与方形黄金4块,方形玉3块,金与玉相间排列于带钩背部,金块表面浮雕几条互相缠绕的蛟龙,铁表面呈青黑色,很少锈蚀。这些带钩都是很有影响,非常受人喜爱的古代带钩艺术珍品,但是无论是时代上、质地上或是工艺上,都还无法与这批带钩相比拟。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