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福州开展
2018-12-28 10:3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春(图中)、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林守钦(右一)、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策展人彭锋(左一)共同为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启幕。 记者刘可耕 摄
由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27日在福州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启幕,来自中、美、德、法、澳、日、越南等9国(地区),以及台湾的180余名艺术家,携近300件作品参展。

本次展览以著名雕塑家、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田世信的大型脱胎漆艺雕塑《王者之尊》作为主展品。 记者刘可耕 摄

参展艺术家、台湾工艺发展协会常务理事彭坤炎(前右一)介绍其参展作品《春之颂》创作过程。 记者刘可耕 摄
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春在开幕致辞表示,将通过举办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进一步推动福州漆艺创新发展,推动漆艺更好走向世界,用漆艺展现和传播中国文化,让福州成为国际漆艺的艺术家聚集之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策展人彭锋(左一)与一名来自澳大利亚的艺术家观展交流。 记者刘可耕 摄

一名女性观众与日本艺术家伊能一三(图中)在其参展作品《和平之车(女孩)》前合影留念。 记者刘可耕 摄
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受访时,将“中外漆艺家通过漆语言联结的大漆共同体”形容为“漆境”。他表示,中国漆艺发展的趋向在于在跨界融合中求发展,当代科技发展更新了传统脱胎漆艺,诸如3D打印铸模技术的引入与传统木工技术、铜铸工艺、髹艺等人工创造的结合,为漆器的日常化和普及化提供了切实的可行性。

此次展览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9个国家及地区的180多名艺术家、近300件作品参展。 记者刘可耕 摄
此次双年展中,可见大漆与木、与瓷、与陶、与布、与皮、与金属、与琉璃等不同媒材的融合艺术,以知名雕塑家、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田世信的大型脱胎漆艺雕塑《王者之尊》作为主展品。
此次展出境外47名艺术家的50件漆艺作品,引发关注。越南阮德越、武俊勇等五位艺术家展出佳作。韩国新秀黄俊太用大漆塑造了一条蓝色鲑鱼,他试图用大漆这一东方艺术材质和富于抗争的鲑鱼意象,与西方艺术体系对话,表达他对东西文化差异的思考。

12月27日,以“新时代?新漆境”为主题的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在福州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开幕。 记者刘可耕 摄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守护”在日本漆艺大师大西长利《叶子的记忆》前,认为作品以现代而简洁线条展示生命的意义。福州市漆艺研究院副院长阮界望则用“丹漆不文,白玉不凿”来赞誉日本增村纪一郎的《干漆花钵》。
日本金泽美术工艺大学工艺美术系教授田中信行的作品脱胎漆器《原始形态》抽象表达生命孕育的“器”,手法和技术与福州流传数千年的脱胎漆器制法同出一脉。“漆是亚洲独有的材料,扩大亚洲漆艺在世界的影响力应是漆艺家们坚持不懈的目标。”
台湾漆艺家黄宝贤告诉记者,福建是漆艺重镇,两岸漆艺界往来频繁,早已在同一个“漆境”中互融互鉴。他期待透过双年展促进两岸漆艺家合作,共同挖掘传统漆艺中的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器物美学,时间美学、空间美学和生活美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