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预保护”是有益探索

  近日实施的《珠海经济特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有一个亮点,就是明确提出要设立预保护制度,将目前还没有评定文物等级却又具有保护价值的镇、村和建(构)筑物,确定为预先保护对象,采取预保护措施先保护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人的文物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受保护的文物往往限于已进入文物资源数据库,已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级认证的各类文物。对一些尚未明确、未经定级的文物究竟该如何保护,在政策法规方面尚属空白,一些文物古迹停留在无人问津的状态,甚至遭到人为破坏。
  
  文物之所以能成为文物,在于其价值,包括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这需要经过专业人士、权威部门的多方考证、缜密鉴定及综合评估。换句话说,任何文物要想获得相应的认证或名号,总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如果我们对不同的文物遗存简单以既有文物保护级别或名号区别对待,难免会造成部分文物遗存因缺乏有效保护而被毁损。
  
  当前,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大规模消失,也是文物保护普遍面临的问题。此次珠海市的《办法》,不仅填补了该市未定级文物如何保护的政策空白,也具有借鉴意义。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下,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摸清本辖区内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家底”,掌握该类文物的数量、位置及现状,逐级落实保护和安全责任,真正做到多留遗产,少留遗憾。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