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俏佳人陈玲玉:创新是对传统艺术最好的传承

  “我参与创作并弹唱的粤曲《星海黄河》,展示了冼星海在创作《黄河大合唱》时的情景,这首曲子曾两次受邀到北京演出。”陈玲玉近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她以粤曲琵琶弹唱的方式、将这首激情澎湃的抗战曲进行创新改编。“观众们都说没想到粤曲也能唱得那么气势磅礴、荡气回肠。”
  
  陈玲玉是国家一级演员,粤曲琵琶弹唱演唱家,曾两度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表演奖”和“节目特别奖”。从艺41年来,陈玲玉一直是粤曲的创新先行者,并把粤曲的传播和发展视为己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玲玉携弟子上直播节目,希望通过新兴的网络音乐平台推广传统文化。 李凌 摄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典雅优美的旗袍女子环抱琵琶,琴声如珍珠落玉盘般悦耳动听,歌声却如男声般雄厚低沉,一曲与众不同的《满江红》技惊四座。陈玲玉把上海评弹的柔、京韵大鼓的刚、粤曲的平喉沧桑融于一体,浑然天成的契合使陈玲玉的评弹自成一格。
  
  “不同的曲种、派别,在行腔、运气上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只有融会贯通之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陈玲玉说,很幸运在她艺术生涯里的每个阶段,都能遇到“伯乐”。她先是师从白燕仔、劳艳娟、李丹红等粤曲名家,1991年,又以一曲《琵琶壮烈歌》得到了中国曲艺国宝级大师、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的赏识并被收为弟子。在跟随骆玉笙的学习中,陈玲玉把北方大鼓和江南小曲的音乐素材融入粤曲演唱,令她的发声、唱腔等技巧别具一格。10年前,陈玲玉又拜在粤剧“风腔”创始人陈笑风门下,调整传统粤曲演唱的行腔节奏,吸收戏曲注重人物情感刻画的唱腔,把粤剧元素融会于曲艺表演上,使得人物的塑造更立体。
  
  陈玲玉一直学习吸收各个戏剧、曲艺曲种的艺术,学习吸收不同戏曲艺术中的精华,积极拿来,化人为己、融会贯通,以此丰富自己的曲艺表演。正是这种坚持不懈和学无止境的精神,让她在传统艺术创新之路上行稳致远。
  
  舞台上的陈玲玉一人变身多个角色,时而是月下抚弄琵琶的清雅丽人,时而是身世可怜的绝代佳人阮玲玉,她的每一次华丽亮相都让传统曲艺变得时尚、高雅起来。她先后在国内外举办了65场个人艺术专场,将中国传统曲艺带到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金色音乐厅等世界殿堂级剧院。2018年,她又将粤曲带进网络直播,携带弟子们一起参加直播节目,通过新兴的互联网传播平台,使更多年轻人能够欣赏到传统艺术之美。
  
  作为粤曲传承人,陈玲玉坚持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将音乐、舞美、伴唱等进行新的编排和包装,以吸引不同年龄层的观众。在她看来,从前唱粤曲都是刻板地站在台上清唱,完全没有表演可言,但一个人物、故事的演绎,从演唱者到伴奏乐队,从音乐编排到舞台设计,都需要不断去尝试和创新。“不仅要有传统曲艺演唱的功夫,还融合了现代舞台表演的技巧,要传承必须要创新。”陈玲玉表示,创新是对传统艺术最好的传承。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