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即将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11月3日,由北京画院联合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我向毫端寻往迹——明清山水画的古意今情”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共展出明清35位书画家的超过50件“摹古”作品,重在强调山水画中“摹古”的价值与意义,突显在传统绘画中临习古人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绘画皆重“古意”,不仅仅是对绘画技法的深研与继承,更是同古意、同憧憬、同理想的对话与交流。在谙熟传统之后通过主观性理解,结合个人之生命体验、艺术感悟之后的推陈出新。此次展览以“古意与今情”为主题,依“由古向今”的倒叙方法回看明清山水画中的摹古精品,还原了明清山水画摹古题材创作的发展,借此窥探古人心中的桃花源。如此次展出的苏州博物馆藏周臣《桃花源图》,画家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绘画题材,描写了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遇先秦避乱于此隐居的后人的情景,画意清新,构图深远,用笔显得尖劲爽利。
  
  明清的画家通过临仿的方式体味先贤的“古意”,用笔墨语言实现“今情转化”。而观看这些“摹古”作品的我们,则是借此穿越历史和未来,与古人对话确定了“今情”的坐标。对于今天的中国山水画家来说,“师古”是大多数人必经的艺术阶段。但是如何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师古而化之”,将古人的精髓之处与自身风格结合起来开辟蹊径、借古开今,则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探讨的问题。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中的诸多明清摹古山水佳作,使广大观众在吸取传统的艺术养分之时,亦能悄然入境,徜徉于与古人心灵相通、精神相融的山水世界。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