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女真族皇室后裔世代守陵人 800年恪守祖辈荣耀
2018-12-11 13:1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夕阳西下,70岁的甘肃泾川县王村镇农民完颜元贵从兜里掏出一把陈旧的钥匙,打开了有着800多年历史的金朝皇室完颜祠堂大门。站在墓碑前,他向南来北往的游客诉说着女真族的故事和祖辈的荣耀。
这个隐秘在大西北黄土地的“完颜部落”,聚居着5000多名女真族完颜后裔,他们是金朝女真族皇室最后一个后裔部落,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完颜部落”。

图为完颜祠堂内供奉的完颜宗族功德碑,包括金朝十代皇帝和太师都元帅金兀术。 魏建军 摄
几百年来,为躲避厮杀隐秘在大西北,这群人几乎与世隔绝。然而,这些世代以完颜为姓的守陵人后代,却一直恪守着祖辈留下的传统。
因姓氏“完颜”,故数百年来该村一直沿用“完颜村”地名。完颜村门,充满了浓郁的完颜部落满族村庄民族特色,它是泾川完颜村典型的文化符号和金兀术后裔完颜村的标志,是各界人士赴完颜村的第一直观形象。
传统庙堂式的完颜祠堂,体现了金代建筑风格、满族民族特色及皇家文化内涵,祠堂内正面悬挂完颜家族世代祖先遗像,本地人称“影”。

图为完颜元贵讲述祖辈历史。 魏建军 摄图为完颜元贵讲述祖辈历史。 魏建军 摄
完颜元贵是第36代“完颜人”,除了重大祭祀活动,每月初一和十五,他都会走上山坡,来这里来瞅瞅。
走进祠堂,院内供奉着完颜宗族的功德碑,包括金朝十代皇帝和太师都元帅金兀术。据《金史》记载,今天的完颜村人,多是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兀术的长子完颜亨的守陵人后裔。
不仅如此,祠堂大院内还有完颜氏供奉的汉族女神皇甫圣母祠和墓,有保存完整的金代女真人萨满教礼仪和祭祖仪式,还有明代朱元璋子韩王夫妇墓。
完颜村人有三条族规,沿袭至今,不听不看《说岳全传》;不唱不看《草坡面礼》、《八大锤》等戏曲,还有同姓同族不能通婚,外姓人不得进入完颜祠堂。
完颜亨的坟墓被称为芮王坟。然而,如今完颜东沟的芮王坪上,芮王坟早已没了踪迹,只剩一片庄稼地,冬日里荒草丛生。

和完颜元贵一样,世代守陵人都会经常来此祭拜先祖。 魏建军 摄
在隐居800多年后,这些完颜部落王族的守陵人,2004年才开始公开祭祖寻根,这是800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祭祖活动。从国内外赶来的数千人泾川籍完颜氏人以及完颜村后裔参加了公祭活动。
每年三月十五是完颜人为祭祖拜影之日。当地会举行放马、放神鹰、放仙鹤、祭黄绳等仪式。完颜元贵说,先祖,就跟自己的父母一样。年轻人若是外出求学打工,出发前都会在此来祭拜。

图为当地官方重新立牌保护起来的完颜古井和“无字碑”。 魏建军 摄
时至今日,完颜元贵不再害怕因为自己是“异族”而飞来横祸,只怕这余生不够,如何将几百年来祖辈口耳相传的文化以文字形式留存在人间。
农闲时,完颜元贵便努力“拼凑”脑海中的完颜族民俗文化,目前,他已写下数十万字。“恪守民族传统,留住祖辈荣耀。”他说,子孙们的姓都带“完颜”。
村口老井是完颜村多代族人吃水的老水井,水质纯净甘甜,几百年来,养育了该村多代完颜部落后裔。至今,还有一部分人仍在吃用这井中之水。据村民讲,在这口老井井壁1米深处的箍井板中,隐藏着两块古代石碑,上面记载着完颜氏部落守陵800年的历史。
山坡下,当地官方重新立牌保护起来的完颜古井和“无字碑”,“封存”着金朝皇室后裔留下的“未解之谜”,每年吸引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游客来此探秘,而“完颜村”,也因此华丽转身,古朴的民宿搭上了旅游的列车,驶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