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七成不可移动文物“无人管”官方立法属地追责

  记者27日从甘肃省文物局获悉,该局将组织指导县级文物部门准确梳理本行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的具体情况,确定每处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管理直接责任单位,上半年之前报当地政府向社会公布。这将缓解甘肃逾七成不可移动文物长期处于“无人管”的保护困境。

  据统计,甘肃1698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目前仅有181处设立了专管机构,占比1%多一点,加上有使用人、管理人的也不足30%,剩余文物处于无人管的“真空状态”。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对于超过70%的处于真空状态的文物,就是没人管的文物,直接责任单位必须推动落实安全管护责任,聘用专职文物保护员看管,其中经济价值高、被盗风险大的文物点要探索尝试聘请保安公司承担管护任务。

  马玉萍坦言,长期以来,任何有一点涉及文物安全的事故发生,文物部门都会成为民众“声讨”的众矢之的,但事实上有很多不可移动文物并不属于文物部门直接管理,其中有宗教部门管理的,有旅游部门管理的,有城建部门管理的……文物部门只起发挥业监管作用。

  据了解,近年甘肃文物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由于文物分布点多线长,自然条件严酷,文物安全工作基础薄弱、任务繁重,存在文物法人违法行为屡禁不止,文物盗掘盗挖案件时有发生,文物安全责任体系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文物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完善,文物执法督察力量薄弱等突出问题。

  近日,甘肃官方出台《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对地方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文物安全管理单位直接责任进行了明确,对各类责任主体应履行的具体职责进行了细化。同时明确了文物安全事故案件报告、调查督办、责任追究及文物违法犯罪行为举报监督等要求。

  马玉萍表示,《办法》的出台对于依法加强文物保护管理,推动甘肃文物安全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具有重要意义。

  占据古丝绸之路近四分之一长度的甘肃是文物资源大省,也是古代中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2013年初,中国政府批复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