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民间艺人剪纸十年 网络分享技艺粉丝超六万

  憨态可掬的福娃、翩翩起舞的蝴蝶、丰盈喜气的“福”字……一幅幅剪纸五彩缤纷、形象生动,这些都出自湖北钟祥民间剪纸艺人江学文之手。日前,江学文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我喜欢剪纸艺术,已经坚持十年了,让更多人学习剪纸和了解非遗制作,对我来说是一件乐事。”
  
  今年30岁的江学文是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新闻中心记者,工作之余,剪纸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爱好。江学文学习剪纸起步于他的大学时代,当年班级举行元旦晚会,他负责布置会场,自己制作了一些简单的剪纸贴在窗户上。
  
  “当时自己也是随意剪”。后来,江学文偶然得知他的学校所在地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是“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他就开始到农村寻访民间艺人,学习剪纸。
  
  “剪纸是一种镂空式的绘画,讲究折法、画法、剪法、刻法,都是先易后难,慢慢练习提升。”刚开始学习时,江学文也遇到很多困难。在内蒙古剪纸协会副会长段建珺的指导下,江学文的剪纸技艺有很大提升。江学文表示,剪纸技巧最关键是要心静,是用剪刀和纸来描绘自己心底的美好图景。
  
  现在江学文每天都要剪两三幅不同样式的图案,每幅花费约半个小时,图案复杂的要两个小时,有时制作一幅精品剪纸要两三天。
  
  江学文最擅长的是人物肖像剪纸,包括教师、舞者、学生、牧童等。他细腻地刻画出每一种角色的特点,在造型上作对称、均齐、平衡、组合等处理,让人物焕发了生机。平时外出时,他看到建筑上精美的图案就会拍下来,留存花纹作为剪纸素材,回家后仔细琢磨、欣赏和临摹。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项艺术,江学文在当地免费教授剪纸,并在网络上分享剪纸制作过程,目前已有6万多粉丝。“这是一个很好的非遗手艺传承渠道。”他说。
  
  “虽然剪纸图样全部能用机器雕刻,但是中国传统手工剪纸是一项民间艺术,融合了很多图案纹样,有文化、有内涵,有寓意,在民间它承载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江学文认为,手工制作可以创作出形形色色的花样,单纯机器复制图案难以做到精细化。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