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南宋宝鉴》,读读那时的风雅
2018-11-19 13:43:23 来源:浙江在线 已浏览次

今年恰逢南宋定都杭州880周年(1138一2018),昨天,浙江图书馆推出三场大戏:《南宋宝鉴一一南宋文物珍品鉴赏》新书发布会、《月沉西子湖一一南宋王朝的盛世危情》讲座、《澄怀观道一一宋代生活美学展》。
此次新书发布会,《南宋宝鉴一一南宋文物珍品鉴赏》作者、杭州作家李飞邀请到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钟凤文、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郦越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郑胜华、浙江省收藏协会会长李长平、杭州市收藏协会会长徐正国等六位重量级的专家学者助阵,一起畅谈南宋文化遗产的深度挖掘及传承与创新。
文物学者、收藏家李飞讲起了事情的缘起:
为纪念南宋定都杭州880周年,政协杭州市上城区委员会决定编一本南宋文物珍品鉴赏图录,作为南宋皇城的核心区域,上城区记录和见证了杭州的城市记忆,承载和赓续了历史文脉。
但由于战乱和人祸,南宋文物大多数都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存世量极为稀少。艺术品收藏界有一种说法:“家财万贯,不及宋纸一张,宋瓷一片。”宋画、南宋官窑,代表了南宋工艺风物的最高水准,也达到了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巅峰状态。
据悉,国内除了宋画、南宋官窑有专项图录出版之外,目前尚无南宋文物综合类专著出版。
这件可以说是填补文物学界之空白的事,就交到了李飞的手中。
《南宋宝鉴》中所收录的文物,大多为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好之物,绘画、陶瓷、玉器、铜器、金银器、文房用品等。
李飞是一个从小在吴山脚下清波门,南山路“柳浪闻莺”一带长大的杭州人。而杭州人李飞的这些年,也差点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南宋人。他潜心研究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精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至今已出版十多部书籍,涉及木雕、陶瓷、金银器、佛像艺术、玉器、青铜器、古典家具等多个领域。
《南宋宝鉴》新书发布会之后,李飞的讲座《月沉西子湖——南宋王朝的盛世危情》又开讲了,告诉大家一个不为人知的南宋,讲述的不仅有南宋王朝的奢华,还有它的挣扎、血性与骨气。
李飞说,南宋的审美趣味和时代的风尚有关。经历了唐代消亡、五代战乱,宋人进入理性思考的时期,倾向于天然雕饰、返璞归真,追求极简之美。而南宋因皇室南迁定都临安所带来的南北交融,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时代风韵,难怪众多欧美学者把宋代比喻成“中国的文艺复兴”。
南宋皇室,不求夸张炫耀,喜在闲情雅趣中发现精微巧妙。文房摆设,于实用中构思创意造型,宋式家具、官窑瓷器都是简约美的代表。
“宋代注重‘文治’,南宋采取‘崇文优士’的国策和‘寒门入仕’的做法,以宽松、宽容的态度对待文人士大夫,成为封建社会中思想文化环境最为宽松、文人地位最高的时期。这一时期,宋词鼎盛,绘画高峰,工艺美术造型与装饰也堪称典范,为明清工艺争相效仿。”
李飞表示,正是宋人的东方生活美学理念,使得我们而今依然可以通过这些承载着南宋文化艺术的精品,以物为鉴,重温那个辉煌时代的繁华美梦。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