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两幅《双燕》亮相保利秋拍精品展
2018-11-19 10:31: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吴冠中画作《双燕》 马海燕 摄
保利秋拍精品展17日在北京举行,百余件艺术精品集中亮相。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著名画家吴冠中的油画版和水墨画版《双燕》同时亮相。
吴冠中《双燕》创作于1988年,在为数众多的江南题材作品中,以“双燕”为题的作品是吴冠中的最爱。他自己就曾经多次谈到:“我一辈子断断续续总在画江南,在众多江南题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认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双燕》。”“双燕”的主题一方面承载了画家对故乡的情思,另一方面也是他用艺术的形式语言转述中国文化视觉特质的工具载体。
此外,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李可染、黄宾虹等中国近现代名家大师,均有作品呈现。其中,潘天寿23平尺之巨制《春塘水暖图》创作于1961年,曾藏于潘天寿纪念馆,也是藏于民间的潘天寿最大作品。
据了解,潘天寿的存世作品大约在千幅左右,尺幅在20平方尺以上的巨幅作品不过数十幅。潘天寿存世的画牛作品一共4件:一件是《夏塘水牛图》,现藏潘天寿纪念馆;一件《耕罢》,现藏潘天寿老家浙江宁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另一件同名作品《耕罢》曾于2017年春拍现身拍卖市场,以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再一件就是此幅《春塘水暖图》。

潘天寿巨制《春塘水暖图》 马海燕 摄
另有黄胄创作于1977年的《草原颂歌图》亮相。该画是黄胄边疆生活题材的代表作品,以蒙古族群众为主体,在其间穿插了维吾尔族、朝鲜族和汉族青年。这种以多民族欢聚一堂来体现民族团结的作品,在黄胄的作品中并不常见。
古代书画夜场中,不仅有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诸位皇帝的御笔法书和绘画,亦有石渠宝笈着录赵秉冲《楷书手卷》,清宫旧藏钱维城《墨笔山水卷》、清宫旧藏且被编入《宋画全集》,传为丁野夫之《幽溪听泉》等至精佳作。
本次拍卖,陶瓷方面征集到唐英督陶洋彩瓷的作品笔筒与壁瓶两件,实为乾隆六年之后“唐窑”绝品。乾隆六年至八年期间,转心瓶、套瓶、转心笔筒等代表最高陶瓷水准的器型烧制成功。洋彩、珐琅彩呈色、彩绘技法均高度纯熟,成为“唐窑”瓷器最后的巅峰。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