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局长翁文杰谈杭州文物工作

  杭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至今拥有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2处世界遗产,“三普”登录点1113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7处,文物保护点385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地段27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名镇21处,国家级和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各1处,各类博物馆80余座,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366862件/套。12次考古发现被评为当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今年,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本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市园文局局长翁文杰。 
  
  问:您认为杭州取得了如此重量级荣誉的原因是什么? 
  
  翁文杰:近年来,杭州市园文局着力破解古今重叠南宋临安城遗址保护难题,通过编制保护规划、落实五万平方米以上考古前置勘探,妥善协调处理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探索西湖、大运河等大型活态遗产的保护利用。2002年起,先后实施西湖和大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修复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确保了西湖和大运河成功申遗。我市先后建成开放80余座博物馆,2003年,率先在全国实行博物馆免费开放。2008年,又率先推出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行动计划。博物馆年均接待参观群众2000万人次,接待中小学生60余万人次。7个项目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中获奖。我市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工程,先后完成200余处城区文保单位及2000余处农村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2017年,我们抓住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名城价值研究与传播计划”契机,开展“讲文物故事”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做出表率,成为试点。我们先后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等荣誉。或许这些数字、事例能回答您的问题。 
  
  问:可否重点介绍一下“讲文物故事”系列活动? 
  
  翁文杰:我们可圈可点的工作很多,其中文物宣传工作有新亮点。近两年,我们用“讲文物故事”的方法探索出了文化遗产“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的“杭州模式”,受到国家文物局及全国同行的高度肯定。 
  
  2017年,围绕“家风家训”,以“讲文物故事 传优秀家风”为主题,为300处杭州冷门文保点征集讲解词。征集到讲解词300余篇,视频、音频100余个。这项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乃至海外人士的热烈呼应。我们和多家媒体合作,将征集到的讲解词文稿和讲解视频进行网络投票评比,在20天内访问人数突破350万人次。 
  
  今年,围绕全市农村历史建筑保护和利用,以“家在钱塘”为主题,开展“1+X”模式系列活动,即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项活动。活动包括:1个主展览、8个分展览;1部主题宣传片,68个建筑短视频;最佳修缮与最佳利用“双十佳”评比;最美杭州文物守望者评选。同时,编撰《九年成果汇编》《绩效评估报告》《五年工作计划》3本专业书籍;联动4家博物馆举办以“家在钱塘”为主题的陶艺大赛、明信片大赛、剪纸创意大赛、童画名人大赛;联合5家主流媒体展示活动成果。市民群众通过“听广播、看展览、去投票、找乡愁、来比赛”系列活动,深度了解全市农村历史建筑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从而进一步有效促进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组专程赶赴杭州拍摄《家在钱塘》系列节目,将我们这次活动推向另一个高度,借助他们的平台,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传统文化,关注美丽城镇建设。 
  
  目前,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文化建设方针,我们已将宣传的重点放在挖掘南宋文化上面,推出“南宋记忆”系列活动,举办了相关的讲座以及现场活动,市民群众参与度很高,社会反响良好,这也促使我们有信心办好接下来的活动。 
  
  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翁文杰:下一步将全力助推良渚古城遗址申遗,确保2019年申遗成功。进一步完善西湖、大运河世界遗产的规划、巡查、监测等保护工作,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着力协调处理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地铁、地下管廊、快速路、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城中村改造等重点工程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在保障2022年亚运会顺利召开的同时,确保地上、地下文物安全。进一步加大宣传,将“讲文物故事”打造成为又一张杭州文物工作的“金名片”。 
  
  今年7月,杭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六大行动”,其中,“文化兴盛行动”与杭州文物息息相关,包括:大力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全力推进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扎实做好南宋皇城遗址综保工作,加快大运河文化带(杭州段)建设等。未来几年,杭州文物工作要着力打造杭州文化遗产的五大工程: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实施南宋文化保护利用工作、推进钱塘江(之江)文化带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落实运河文化带五年行动计划、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 
  
  杭州文物工作,保重点、出亮点、攻难点,努力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让文明说话。让我们共同携手,努力践行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