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晕妆、八字眉……盘点唐代潮女的另类妆饰
2018-11-14 14:37:52 来源:羊城晚报 已浏览次
新疆吐鲁番张礼臣墓绢画弈棋仕女图
女人爱美,乃天性,古往今来,莫不如是。为了凸显个性,现代有一些女子,在妆饰上大胆前卫,比如把头发剪成男人的小平头,或者染成白色、红色、绿色,耳朵上戴硕大的耳环等等。这些被世人目为另类的怪异妆扮,其实对唐代一些潮女来说并不新鲜。
人们一般以女性的眉毛细长形似柳叶为美,即所谓的“柳眉”。但唐代偏偏有一些潮女,将眉毛画得又粗又短。杜甫《北征》就说,“狼藉画眉阔”。现在传世的不少唐代仕女画,画面中的女子,大都是又粗又短的阔眉。一些女子喜欢画“八字”眉,就是两道眉稍向下,形成一个八字,看上去像是在忧伤哭泣。白居易《时世妆》写道:“双眉画作八字低……妆成尽似含悲啼。”画眉用的颜料通常是黑色,但有些潮女喜欢用绿色来描眉,即所谓的“翠眉”。李涉的《听歌》一诗就有“朱唇不动翠眉颦”句。更有甚者,一些女子将眉毛刮去后,在眼的上下用红紫色涂画三四条横道,接着用手指将之涂抹至化开,看上去血红一片,号称“血晕妆”。此事见宋王谠《唐语林》记载:唐穆宗长庆年间,“妇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
唇膏,一般是红色,即所谓的“朱唇”。但有的女子偏将嘴唇涂成黑色。白居易《时世妆》就说,“乌膏注唇唇似泥”。有的女子喜欢用丹或墨在脸颊上点点儿,点出的点儿很像是一颗痣,这就是“面靥”。元稹的《春六十韵》写道,“醉圆双媚靥”。
唐代潮女的服装,以薄、露、透为尚,又将领口开得极低,胸前大片肌肤白得像雪一样,或仅以轻纱蔽体,完全不忌讳春光泄露。方干《赠美人》“粉胸半掩疑暗雪”、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饭戏赠》“胸前瑞雪灯斜照”、周濆《逢邻女》“慢束罗裙半露胸”、欧阳炯《浣溪沙》“绮罗纤缕见肌肤”、武元衡《赠歌人》“蝉翼罗衣白玉人”等等,都是这类服装的真实写照。
有些潮女喜欢穿男装,李华在《与外孙崔氏二孩书》中就说:“妇人为丈夫之象。”《中华古今注》也说,唐玄宗天宝年间,“士人之妻着丈夫靴衫鞭帽”。唐代女子喜欢穿男装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新唐书·五行志》记载:太平公主参加唐高宗的内宴,不但穿着男装,而且全副武装,弄得高宗和武则天都大笑不止,说她:“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
对于唐代潮女上述另类妆饰,白居易的《时世妆》一诗,做了详细记录:“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面庞不涂白粉、不上腮红,却把双颊涂成赭红色,再用黑唇膏把嘴唇涂成黑色,然后画一对八字形的忧伤眉!唐朝潮女的这种另类妆饰,到底美在哪儿,以至于当时成为一种竞相仿效的妆扮时尚?其中缘由难以解释,只能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风格和时尚潮流吧。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