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福寿吉祥的清代砖砚
2018-11-07 13:41:18 来源:收藏快报 已浏览次

图1

图2
砚台前身是原始社会的研磨器,起初人们将石墨在坚硬的东西上研磨成汁用于书写或绘画,后随着演变,逐渐形成了砚台。砚台是古代必备的文房工具,关乎到很多文人的生计,故有“砚田”之说。从古至今,赏砚、藏砚一直是长盛不衰的雅事,在形制众多的砚台种类里面,有一种以旧砖改制的砖砚颇受藏家青睐。
这件于江苏泰州区域发现的清代砖砚,为不规则长方形状,最长处长24.4、长方形一侧宽12.3、厚3.5厘米。砖砚一方平面上有凹槽,由浅入深,是为研墨注水的砚池,三边边侧起线高于凹槽,能避免墨汁流溢在外;另一方雕刻有蝙蝠等图案(图1)。该砖砚整体色泽黑亮沉稳,保存大致完整,仅表面有轻微碰损。
此砖砚雕刻功力深厚,运用了浮雕、浅雕、薄意雕等多种技法。主图为一只动感十足的蝙蝠,象征福气和福运的蝙蝠眼睛圆瞪,尖耳竖立,口衔两只附带叶片的寿桃,张开硕大的翅膀,似乎正在全力向前飞翔,蝙蝠翅膀脉纹、身体皮毛等部位均有细微表现,其神态惟妙惟肖,造型雄健大气,加之上下点缀的祥云,三种物象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福寿吉祥的寓意。
取泰州砖石改砚台,亦有前例,清雍正时期,著名书画家高凤翰在任泰州坝监制一官时,对泰州等地所产澄泥旧砖青睐有加,认为“维扬、通泰两州澄泥旧砖,于砚品中称美材”,将之用来改制砚台,镌刻铭文用来把玩收藏,并选录于所著《砚史》一书当中。而观此件砖砚形制,能见其原形是一块粘土烧制的青砖,后被工匠择选,于砖面上雕刻图案,出售给大户人家作为门楼上的砖雕。砚台背面斧头状的坑洞(图2),正是早年用于镶固在房屋的榫头。过了若干年后,该砖雕辗转被风雅人士觅得,其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轻微改凿为砚台,用以收藏把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