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边缘留住乡愁 我国集中连片传统村落保护见成效
2018-11-07 11:26:49 来源:新华社 已浏览次
石板路上布满了青苔,青瓦房已经倾斜,屋顶不再冒起袅袅炊烟……这些曾经凝结了几百甚至上千年农耕文明的传统村落,正用它们的断壁残垣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
自2014年,国家文物局确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作为文物系统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对象。记者2日从在贵州结束的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现场会上了解到,首批51个“国保省保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程已初见成效。
现在,越来越多曾经凋敝破败但承载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生,成为乡愁的寄托地。
时光边缘的传统村落 重新焕发生机
贵州省黎平县茅贡镇地扪村,被《美国国家地理》誉为“时光边缘的古老村落”。秋收后的村子,稻谷挂在粮仓上,侗族吊脚楼旁的水池边,老人正在洗菜准备做饭,一片生机勃勃……
这个小小的村庄承载着近千年的历史,曾在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列入国家文物局首批51个“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
传统村落被认为是农耕文明村落民居的“活化石”,但由于大多都集中在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地区,得不到有效保护,面临着数量锐减、毁坏严重、污染威胁等问题。
2012年,我国开始对传统村落开展调查、登记上报,截至去年底,已公布了6批27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4批4153个中国传统村落。在已启动的第五轮调查评估中,预计将有超过5000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庄纳入。
据了解,近5年时间,文物部门对首批实施的51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中的50处村落投入保护资金12.5758亿元,41处村落有地方配套资金10.3453亿元。经项目评估课题组对其中47个村落进行评估,村落文物保存质量、文物安全明显改善,风貌得到更好保护,文物部门在文物修缮、活化利用、产业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创新。有一半村落人均收入高于所在县平均水平,70%村落的旅游收入实现近40%的增长。
小小的传统村落在系列保护措施下重新焕发生机,向世界展示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保护利用两不误 传统村落添活力
猪栏酒吧客栈?牛圈咖啡?御前侍卫酒店?这些名称听起来或许有些怪异,但却是将传统村落“救活”的妙招。记者了解到,为让传统村落“活起来”,各地都进行了保护方式的探索与创新,活化利用资源。
对建筑的改造再利用。根据评估报告,大部分村落对文物、建筑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探索。如部分村落利用宗祠、书院、戏台等公共建筑开展村史展示、传统工艺展示、民俗活动等,开办设计师工作室,打造民宿等。
让传统手工艺走新路。在黎平县肇兴侗寨,县级侗族蓝靛淀染技艺传承人陆彦梅、陆勇妹等带头成立的黎平侗品源公司,集刺绣、侗族布料制作、传统服饰设计制作、传统工艺品生产销售为一体。另外提供体验式服务,可以让游客参与到制作的各个环节中来,“现在来旅游参观的游客很多,有时最多的一天有一千多人。”陆勇妹说。
与高校、研究机构携手合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作为研究课题进行多年的田野调查、项目实践。在贵州、云南、安徽、浙江、福建等省份与高校合作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景区景点开发。如山西张壁村、湘峪村、云南团山等,由企业直接投资作为旅游景区进行开发运营。但也有专家提示,传统村落在引入商业的同时,可能不可避免地会有异质文化的植入,所以在文化方面还要进一步挖掘,避免表演化、过度商业化,且不能为了商业破坏文物。
激活传统村落 留住乡情记住乡愁
“激活”传统村落资源,原本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留守的村子又重新有了朝气。
江西省金溪县后龚村建成景区后,通过让低保户做保洁员、精准扶贫户摆摊卖茶水、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做讲解员和播音员等措施直接惠及村民。还催生了休闲农庄、特色种植、观光果园等项目,目前后龚村的6个村民小组有200多户村民返乡创业,留守儿童减少40%。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说,广东近几年在做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利用,“古驿道串联起一个个传统村落,通过举办文创大赛、体育赛事、文化之旅,让更多城里人去感受乡间美景,村里可以提供食宿,村民有了收入,更能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播处副处长张呈鸿表示,失去原住民和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原有文化信息会逐渐消失,原有的文化形态不复存在,这种传统村落也就失去了灵魂。
他说,传统村落蕴含着社会变迁的基因,是农耕文化的历史沉淀,承载着乡愁情感,连通着民族的文化血脉,保护传统村落最根本的是要保护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在保护中延续活态生产生活、民俗活动等,让传统村落“活”起来。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