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日前获批
2018-10-31 14:40:10 来源:温州都市报 已浏览次
近日,《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编)》(以下简称《保护规划》)获得批复。《保护规划》将成为温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管理的依据,各项开发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其要求。
2016年,温州获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被要求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
市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此次《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跳出中心城市的局限,从市域的高度构建起完整的保护框架,扩大了保护对象。此外,《保护规划》改变了保护理念,强化刚性,增加弹性,重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实际需求的保护措施。
扩大规划范围和保护对象:永嘉学派思想相关历史遗存入选保护对象规划推荐首批10处优秀工业遗产予以保护。
市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保护规划》跳出中心城市的局限,扩大了规划范围,从市域的高度审视和总结历史文化价值,构建市域→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单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完整的保护框架。
对于市域文化遗产保护,《保护规划》明确说明重点保护市域范围内体现古代堪舆学运用的城乡聚落传统格局及其历史风貌和环境;体现永嘉学派思想的相关历史遗存和非遗;“温州模式”众多创举;体现城市发展的塘河系统及相关历史遗存;与沿海抗倭卫所体系相关的历史遗存和非遗。
该负责人介绍,温州古城、苍坡、芙蓉、屿北等一批城乡聚落与传统村落,“永嘉学派”诸位先贤的宗祠和墓葬,三溪燎原社、原解放北路83号、瓯海登山鞋厂、桥头纽扣市场、金温铁路等与“温州模式”创举相关的物质遗存,都被纳入此次保护范围。
此外,塘河沿线文化景观、水乡格局和相关历史文化遗产以及温州古城、金乡卫、蒲壮所、宁村所、永昌堡等体现沿海抗倭历史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重点保护对象之列。
《保护规划》的特点之二便是扩大了保护对象,加大历史遗存的整理和挖掘,将推荐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带、优秀工业遗产等纳入保护对象,重点保护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规划》显示,规划推荐历史文化街区4处,即瞿溪老街、梧田老街、寺前街、宁村所;历史风貌带3处,即斗城历史风貌带、温瑞主塘河历史风貌带、永强主塘河历史风貌带,规划推荐温州面粉厂、温州化工总厂旧址、富华染织厂、画帘厂旧址、温州铝制品厂、温州冶金厂、东屿电厂、西山陶瓷厂、温州打字蜡厂、渔业机械厂等10处作为首批优秀工业遗产进行保护。
以建设促保护让老街区“活起来”:历史城区定位市级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中心四处历史文化街区因地制宜,打造亮点区块。
市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此次《保护规划》最大的亮点便是改变保护理念:以建设促保护。“以往我们总觉得放在那里不动才是保护,其实让老建筑、老街区‘活起来’才是真正的保护。”
因此,在《保护规划》中,在强化刚性保护原则的同时,增加了弹性,重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实际需求的保护措施。
温州的历史城区范围为:北至瓯江,东至环城东路,南至小南门河、花柳塘河,西至九山外河,包括江心屿地段,面积430.7公顷。历史城区内划定朔门、庆年坊、城西街、五马-墨池4处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规划》明确指出,要保护历史城区的传统格局风貌,并在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严格保护历史街巷、传统街巷位置、尺度、走向、街巷名称和沿街传统风貌。 在这刚性保护的基础上,《保护规划》中,历史城区功能定位为彰显城市特色、突出城市品位的市级商业商务、旅游休闲中心,辅以部分居住及其他文化配套设施,通过疏散历史城区人口,外迁非古城功能,同时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休闲业、文化创意产业,逐步调整功能。以“让老街区活起来”为目标,在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风貌和高度的前提下,《保护规划》对庆年坊、城西街、朔门、五马-墨池这四片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了规划定位。例如,五马-墨池历史文化街区将被打造成商业购物繁华、历史遗存丰富、街巷特征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休闲发达、交通步行优先的商业服务性历史文化街区。
“其他的,像朔门,整体打造风格就保留原有的‘滨江城市码头、北埠商业街区、富商聚居之地’,城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则体现子城文化景观、传统商居混合街区。”上述负责人说:“每个历史文化街区,我们都会借鉴一些外地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引入不同的打造模式,通过打造亮点区块,引领街区改造。”
除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提升,《保护规划》还提到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向周边延伸水乡体验线路,连接西部纸山文化体验线路、中部城市森林体验线路、东部温州生态园体验线路和永嘉盐场历史体验线路,重点展示纸山文化、瓯窑文化、塘河文化、农耕文化、海防文化、名人文化。
增加弹性让建筑“各得其所”:历史城区内的建筑按不同分类“对症下药”落实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等措施。
“在此次《保护规划》中,还能体现弹性保护原则的是对于建筑的分类以及不同的整治模式。”市规划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保护规划》显示,历史城区的建筑可分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物保护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建筑。
对于不同的建筑,《保护规划》指出了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等五类措施。
对已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登录不可移动文物,要依据文物保护法进行严格保护。对历史建筑应按照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及分级保护要求进行修缮,拟推荐历史建筑参照执行。
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持、修缮和改善外观历史风貌特征,特别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及局部外立面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使用条件,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
对其他建筑,市规划局另行出台了《温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房屋外观元素图集》,业主可直接在该图集上,选取自己喜欢的门窗、屋顶、柱子、台阶等建筑外观元素进行自由组合,形成与街区风貌协调的立面外观,内部可根据现代生活需要进行改建。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