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兴邦先生荣获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终身成就奖

  10月22日,在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我省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荣获终身成就奖,是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设立终身成就奖后,我国第二位考古学家获此殊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石兴邦先生,1923年出生于陕西耀县,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边政系,在浙江大学人类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1950年师从夏鼐先生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尤其是半坡的历练、半坡考古范式的创立,让石兴邦先生很快成长为中国一流的田野考古学家。 

  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期间,主要负责西安半坡遗址发掘、长江流域考古调查发掘、关中地区考古调查、长江三峡地区的考古和勘察、下川旧石器文化遗址发掘、陕西临潼白家村仰韶文化遗址发掘等多项工作,同时还参加了《中国史稿》第一卷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写工作。在陕西省考古所任副所长、所长期间,他负责重点发掘秦咸阳、凤翔和周原等周秦遗址和李家村、下孟村等原始文化遗存,建立了铜川耀州窑、汉阴、绥德等数十个工作站,开展了秦俑一号坑的发掘研究、秦陵的勘探研究等工作,完善了全省的考古体制,培养了一大批高级研究人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79年起,先后应邀或被派赴美国、德国、埃及、印度和日本等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区访问、讲学和考察。1989年访问德国时,与德国技研部合作在陕西省考古所建立了文物修复保护室,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在陕西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科学实验室。 
  
  石兴邦先生主要论著有《西安半坡——氏族部落文化聚落的发掘研究》、《半坡氏族公社》、《临潼白家村》等专著,主编和参与编纂了《中国原始文化论集》、《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考古学研究》和《周秦文化研究》等十多部(册)。发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体系及有关问题》、《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辩证发展及其源流的考察》、《我国东方沿海和东南地区古代文化中鸟类图像与鸟祖崇拜的有关问题》、《中国的细石器革命》等有影响的论文十多篇。石兴邦先生被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名人录》以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辑出版的《世纪学人百年影像》(社科界院士级学人影集)等典籍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鲐背之年,石兴邦先生荣获中国考古学终身成就奖既是中国考古学界对先生执着于中国考古事业的充分肯定,更是所有考古人对先生崇敬之情的深切表达。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