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伯驹诞辰120周年 故宫畅音阁响起绕梁声

  由故宫博物院和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绕梁悦目——纪念张伯驹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京剧名家票友公益演出”17日晚在故宫博物院畅音阁举办。 
  
  张伯驹(1898—1982)是中国老一辈文化名人,著名的古书画收藏家、诗词学家、戏曲艺术研究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化部顾问,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第一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等职。 
  
  1928年,张伯驹先生正式师从余叔岩学戏,从此与京剧结下一生之缘。作为京剧票友,张伯驹最得意事:一是与余叔岩合作,编写了《近代剧韵》,总结京剧发展实践,系统介绍了京剧十三韵。二是为推动京剧艺术发展,张伯驹约同梅兰芳、余叔岩等人,于1931年创立了“北平国剧协会”。三是1937年,张伯驹四十岁生日,因河南发生旱灾,张伯驹倡议以演戏募捐赈灾,他组织当时一批红极一时的名角,举办了轰动全国的河南旱灾筹款义演,张伯驹饰孔明,杨小楼饰马谡,余叔岩饰王平,王凤卿饰演赵云,程继先饰演马岱,众多名家为其甘愿配角,可谓盛况空前,极一时之盛。 
  
  自1956年起,张伯驹、潘素夫妇陆续将收藏的100余件书画文物捐献给国家。他曾言:“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是则予为是录之所愿也。” 
  
  今年四月初,由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牵头联合故宫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合作张伯驹捐献文物纪念展“世传有绪、永存吾土”于故宫武英殿举办。五月,文化和旅游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纪念张伯驹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文博界专家学者共同缅怀追思了张伯驹先生。 
  
  张伯驹潘素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楼开肇表示,在故宫畅音阁以京剧余派票友和戏曲名家公益演出的方式来纪念张伯驹先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张伯驹先生对京剧研究及培养京剧人才所做出的重大贡献的肯定,更是弘扬老一辈文化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及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当晚的演出包括《空城计》《锁五龙》《野猪林》《沙桥饯别》《四郎探母》《闹天宫》等诸多京剧经典曲目。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