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海口江东新区传统村落
2018-10-08 14:16:06 来源:中新网 已浏览次
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演丰镇林市村,是知名的侨乡村庄,与四百年前因地震沉没的“海底村庄”相邻。该村有多处明清时期建造的庙宇、水井、房屋,其中,三座由华侨回乡兴建的百年大院——陈家大院、林家大院、饶家大院,最引人关注。
“林市村早期叫儒林村。”海口演丰镇原文化站站长、林市村村民黄奕芳介绍,四百年前的一场大地震导致儒林村地域发生变化,陆地变成海,形成一个内陆小港口,经过发展渐成商埠,故易名林市村。
“三座大院都是华侨回乡兴建的。”黄奕芳说,当年海口演丰一带不少人从林市村乘船出海下南洋闯荡,如今,林市村人的绝大多数宗亲仍侨居海外,林市村是海口最具代表的华侨村之一。
该村最豪华的古宅当属陈家大院,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已有200多年历史。走进陈家大院,五进的大院套着小院,窄巷间高墙迭起,门廊斑驳。屋顶保存着精美的雕饰,屋内的雕刻与彩绘精致细腻,依稀可见当年气派。
“当年修建陈家大院用的都是国外水泥,大院建了三年才完工。”记者探访时巧遇见陈家大院主人的第6代后人陈喜文,她告诉记者,先辈陈贵仁从林市村出海闯南洋,从事远洋货运和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回家兴建了这座大院。陈喜文说,现今家族大多数后人定居海外,几年前的家族聚会有100多人参加,坐了10桌。
林市村的林家大院如今保存尚可。院内有正屋1间,横屋8间,厨房、舂米屋、鸡舍、猪圈完备,大院整体布局精巧别致,彩色的描绘依然保留,房檐下的木雕饰依旧精美。
黄奕芳告诉记者,清朝咸丰年间,该村的林树华随同村人一起去海外谋生,成为村中富商,回乡建起了林家大院。
在林家大院的正屋,黄奕芳指着墙上的画像告诉记者,其中有些画像是自己前些年用相机翻拍后冲洗出来的,原件已快损坏。
在厨房后面,一颗结满果实的柚子树,给古宅带来生机。黄奕芳说,厨房内还有一个逃生地洞,为防海盗来犯。
“最近二十年,房子有些地方慢慢老坏了。屋顶在2014年威马逊台风时候也曾被吹坏过。”黄奕芳告诉记者,林家大院无人居住,主人已年老住在别处,年轻后辈都在外工作,若不加强修缮和保护,大院会慢慢败坏。
饶家大院因饶家后人大多移居国外,也已年久失修,破败凋敝。饶家大院是饶昭聪下南洋事业发展起来后,回乡置地兴建,至今也有上百年历史。
海南省今年6月宣布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海口江东新区传统村落的风土人情、人文古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陈喜文受访时表示,近期很多游客前来参观陈家大院,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将其列为保护对象。
“林市村坐落于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边,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容村貌整洁,是不错的乡村生态游线路。”当地一位村民向记者表示,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护好古建筑,让更多人了解“去番”谋生的艰难往事,感受百年老宅的历史韵味。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