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唐佛教的“和顺”思想

  【摘  要】唐初道世法师在其所著《法苑珠林》一书中,专设《和顺篇》一篇讨论“和顺”思想。其所论“和顺”思想既融合了儒家“刚柔均平”“刚柔得中”的中庸思想,又兼俱道家思想中“阴阳调天地之和”的理念,体现了唐代佛教深受本土思想影响的特征。本文拟通过对此“和顺”思想的分析,窥探唐初佛教思想的本土化规律。

  【作  者】范习加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期  刊】《世界宗教文化》 2016年第6期

  【关 键 词】《法苑珠林》 道世 和顺 心性 柔软

  佛教自两汉传人中国,经历了一个与中国传统思想相互融合的过程。隋唐时期的佛教,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伦理观念,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佛教伦理观念,《法苑珠林》便成书于此历史背景下。

  《法苑珠林》是唐初西明寺道世法师所撰。道世,俗姓韩,字玄恽,因避太宗讳,多以字行。原籍伊阙(今河南伊川),因祖代为官,遂居长安(今陕西西安)。12岁在长安青龙寺出家,研习律学。与道宣律师是同学,俱师从律学大师智首门下学习。隋大业十一年(651),二人“升坛之日,同师受业” ,《律宗琮鉴章》谓其与道宣同为智首律师“门下二英”。后道宣弘扬《四分律》,道世“且旁敷,同驱五部之车,共导三乘之轨” ,主要著作除《法苑珠林》外,还有《诸经要集》二十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金刚经集注》等。

  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奉命回到长安,开始组织译经工作。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前后,道世法师也参与了玄奘法师的译经工作。此次译经的经历,使其有机会见到大量的佛教典籍,但同时也感到佛典浩繁。道世在《法苑珠林》一书中曾指出:“经论浩博,具录难周;记传纷纶,事有广略。所以导达群方,开示后学,设教缘迹,焕然备悉。训俗事源,爵尔咸在。搜检条章,讨撮枢要,缉缀纸笔,具列前篇,其余杂务,汲引济俗,现可行者,疏之于后。冀令昏昧渐除,法灯遐照也。” 据此可知,道世编纂《法苑珠林》一书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僧众行文翻检之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为广泛的宣传佛教思想。

  《法苑珠林》是一部总括“大藏经典,旁摭世间坟籍,卷帙繁多而事理淹博的大型佛教类书” ,全书共一百卷(《嘉兴藏》作“一百二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三册。全书约一百多万字,分为一百篇一百篇六六八部,始自《劫量篇》,终于《传记篇》。在第四十七篇《和顺篇》,道世法师以佛教经典为主要依据,兼引儒、道等相关理论,对“和顺”思想进行了分层次讨论。首先对“和顺” 品质从心性论的角度进行了定义,其次论述具备此品质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最后论述“和顺”思想有助于人与人、国与国间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一、“和顺” 的品质的定义

  首先,道世强调刚柔兼济、不急不缓的“和顺” 品质,其中既参杂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兼具道家思想“阴阳调天地之和” 的平衡理念。集中体现在《和顺篇》的“述意部” :“夫善恶乖背,言行两违。祸衅从生,怨毒弥重。所以言之者易,行之者难。是故刚柔得中,违顺得性。譬铸剑太刚则折,太柔则卷。欲剑无折,必加其锡;欲剑无卷,必加其金。何者?金性刚而锡质柔。刚柔均平,则为善矣;含性和平,则为嘉矣。? ?故阴阳调,天地之和也。刚柔均,人物之性也。”

  首先,以当时人们相对熟悉的生活中铸剑的原理(“譬铸剑太刚则折,太柔则卷”)比喻人应该具备的“和顺”品质即为“刚柔均平,则为善矣”。接着,阐述如何才能具备此种“和顺” 品质。先举了两个佛教人物的相关事迹“罗云密行以自调” “提婆惫行以犷恶”,分别从正、反面两个方面论述,接着又举中国本土人物事迹,“西门豹性急,佩韦以自缓;董安于I生缓,带弦以自急”,认为具备“和顺”品质要不急不缓。最后,引道家理论“阴阳调,天地之和也”,说明所谓的“和顺”品质,即是“刚柔均,人物之性也”。论述方法上,在阐述基本教义的同时,还用了比喻、例举等手法;选取题材上,既注重佛教典籍,也不排斥中国本土典籍;论述的内容上,在强调佛教“夫善恶乖背,言行两违。祸衅从生,怨毒弥重”。理论上,又以适度、平衡为契合点兼顾各家思想,论述“和顺”品质。总之,道世所提倡的“和顺” 对佛教心性的柔软、儒家“刚柔得中,违顺得性”的中庸思想以及道家“阴阳调天地之和”的平衡理念进行有机整合后的一种理想品质。

  二、“和顺” 品质与佛教自我修行

  在继“叙意部”后的“引证部” 中,阐述在佛教修行中,具备“人心柔软” 的“和顺” 品质,更容易证得涅巢解脱的正果:“又《正法念经》 云:若有人能柔软深心,离一切垢,涅檠解脱,犹如在手。软心之人,心如白镊,修行善业,众人所信。惫犷之人,心如金刚,恒常不忘,怨结之心,行不调伏。众人所憎,不爱不信。尔时孑L雀菩萨以佛经偈而说颂日:若人心柔软,犹如成炼金。斯人内外善,速得脱众苦。若人心器调,一切皆柔软。斯人生善种,犹如良福田。”

  上述引文出自《正法念经》中的一段经文,大体意思讲“性情和顺的人,其心像白锻一样柔和,具备‘人心柔软’此种品质,在佛教修行的道路上更容易让人信服。相反,性情危犷的人,心硬如金刚石,总是怨恨别人,不能够调顺自己的心,便得不到别人的喜欢和信任”。进一步指出“若人心柔软,犹如成炼金。斯人内外善,速得脱众苦” “若有人能柔软深心,离一切垢,涅盘解脱,犹如在手”。柔软心善之人在修行的道路上,能够脱离众苦,修成涅檠解脱的正果。佛教高度重视解脱之道,以解脱为众生的终极理想。《金光明经玄义》卷上云:“于诸法无染无住,名为解脱。” 解脱就是要从烦恼痛苦和生死流转的束缚、困境中脱却开来,获得解放,获得超越,获得自由,进入理想境界。将心性“柔软” 的和顺品质与佛教的终极理想相联系,充分突出“和顺”品质在佛教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进一步引用《大宝积经》 卷十四《密迹金刚力士会》的内容,论述“和顺” 品质的具体标准应该是菩萨“仁和” 的“八事法” “十事法” :“如《密迹金刚力士经》云:阿阁世王问佛言:菩萨仁和为有几法,往返周旋,常存和雅,不兴危心。佛言:菩萨仁和有八事法。何谓为八?一、志性质直,而无谀谄。二、性行和雅,常无佞伪。三、心存淳熟,永无虚妄。四、心行坚要,亦无赢劣。五、无迷惑志。存于仁和。六、为世众佑,受其德行。七、心行了达,而无所著。八、思惟罪福,心无所念。是为八事。于是阿阁世王白佛言:菩萨有几法行,逮如是力无极之势?佛言:有十法。何谓为十?一、宁弃身命,勤受正法。二、未曾自大谦恪下意,礼敬众生。三、见于刚强难化众生,立之忍辱。四、见饥馑人,以好美鳝而充施之。五、祝诸恐惧,劝慰安之。六、若有众生得于重疾,疗以良药。七、若有赢劣人所轻慢,敬念恋之令无忽易者。八、以净泥水涂如来庙,补其亏缺。九、见孤苦人,贫匮困厄,常负重担,使去其难极重之殃。十、若有无护,无所依归,常将济之,所语如言,而不变失。是为十事法。”

  道世通过引这段经文,将“和顺” 品质与菩萨“仁和” 的“八事法” “十法行”联系起来,其目的最终还是要把“和顺”品质归于奉行佛教修行的行为规范。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