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好玉 仕者好石

  七千年的玉史长河中,国人在不断的文化探索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全民尊玉,爱玉的民族心理,玉的神化和灵物概念、特殊权力观点都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则作为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春秋时期,老子创立了道家,以“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道”来说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变观点,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合一,寻求宇宙万物的永生。玉是阴阳二气中阳气之精,其中包含着壮丽的大自然,表现着天地万物的优美,因而成为道学的宠儿,也从此成为哲人寄托思想的专有物品。

  之后孔子提出玉之十德,汉朝许慎简化为玉之五德,先贤大哲们趋之若骛,以玉品论人,以配玉为雅士,以玉人,玉成,白玉无暇形容人的品德,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文人骚客们以玉为象征,写出“一片冰心在玉壶”、“玉阶生白露”等绝世美句。智者好玉,悄然成为自古以来一条潜在规则。

  诚如好玉者,好石者亦众,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大诗人,其宅子旁边有一方纵横丈余的天然大岩石,他经常坐卧其上赏菊、饮酒、赋诗,后见此石有醒脑提神之独特功效,就给它取名“醒石”。此举被后人称为“陶公卧石”,尊他为“赏石始祖”,此后,更有,白居易爱石,牛僧孺好石,柳宗元论石,米芾拜石,东坡易石等好石者典故。显而易见,好石者十之八九皆是为官之人,但却又身为一代文豪,名扬后世。石者,敦厚,玉者,清白,难道这些在朝为官的大文人,难抑浊流,难以玉自喻吗,或者说,那些在野的文人,更加心无旁骛?更少些俗世烦恼?

  还好,这些是非功过,自有史学家评断。至少,无论出世入世,无论是清心好玉者,还是癫狂如米芾者。他们或放浪形骸,潇洒自如;或静以修身,著书传世。这些圣贤文豪,都为后世留下了不灭的艺术财富与千古词话。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