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珍瓷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代(公元1271 1368年)历史不足一百年,但其瓷业生产却是硕果累累,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制瓷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当时朝廷将全国唯一的管理制瓷的专门机构浮梁瓷局设在江西景德镇,改宋监镇官为提领,驻镇征税,兼管奉命烧瓷。此时建有专烧御器的枢府窑,民窑也随之增多,瓷窑林立,产量剧增。元代制瓷工艺成就十分突出,在前代瓷业生产的基础上,成功烧造出了清新高雅的青花瓷器和雍容华贵的釉里红瓷器。万千瓷工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辛劳汗水,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世上保存至今的元代珍品弥足珍贵,历来为收藏家所青睐。这里介绍两件征集于江西省丰城市,现珍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的元代珍瓷。

 

  青花釉里红四灵塔式盖罐(图1)。口径8厘米,底径7厘米,通高23厘米。平口,短颈,溜肩,腹上鼓向底下收,平底露胎。肩部用青料行书“刘大使宅凌氏用”;罐腹至肩部对称堆塑有艳红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造型生动,形象逼真。盖罐通体施青白釉,多处采用青料和釉里红点缀花纹,釉汁晶莹,色彩鲜艳。近底部饰凸纹变体仰莲15瓣。其颈部有一行用青料横书的行楷体字,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罐盖作帽形,边饰两周白色串珠纹,顶为高6.8厘米的喇嘛塔形,塔龛内置一尊披衣盘膝而坐的佛像,塔门饰白色串珠纹,塔上饰一朵仰莲,顶呈尖棱形,塔基四周均匀排列着双角、灵芝、夹板等杂宝8件,各件均以青料和釉里红点缀装饰。全器造型别致而端庄典雅,花饰繁缛而井然有序,色彩鲜丽而恰到好处,如此精湛的瓷艺杰作让人赞叹不已。

 

  红釉瓷俑(图2)。俑底座宽8.7厘米,高20.4厘米。俑为模制,其形象为一笑容可掬、神态慈祥的老者,他浓眉大眼,高鼻长须,头戴官帽,身穿朝服,腰系玉带,手捧玉圭,脚着船形鞋,一副心情愉快地去登朝上奏的模样。瓷俑的衣饰施红釉,鞋帽施酱褐釉,面部、手部、玉圭及袖口、鞋边则施青白釉,瓷工将这三种高温色釉巧妙地施于精心塑造得形态逼真的俑坯上,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装束、神情,充分显示出当时娴熟的雕塑、施釉技巧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