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越窑秘色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越窑烧制时间长达一千多年,所及地域很广,窑口众多。形成一大窑系,能代表它的最高成就的是“秘色瓷”,其窑址在浙江慈溪上林湖。“秘色瓷”成于唐,盛于五代,衰于南宋,其高超的制瓷工艺和迷人的釉色,历来被人们所推崇。是我国青瓷史上的一座高峰,承前启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何为“秘色”,为何取“秘色”这一芳名 历来学术界争论不休,有人说是据它那青绿如嫩草、碧绿似湖面的釉色而取名;有人说是因其工艺复杂、技术秘不外传而取其名;有人以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中“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为贡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因其为“贡窑”,“臣庶不得用”的这一特殊性而取此名。以我的陋见,是三者皆有,先人取“秘色”一名,首先能表明此瓷之釉色“碧绿”;其二能表达其制造工艺独到;其三表示其性质地位特殊,没有比“秘色”一词更能从外到内地概括它了。

 

  在工艺上,“秘色瓷”使用匣钵装烧,满釉裹足,支钉烧制,这是它技术上的一次飞跃,后被汝窑、官窑直接引用。由于官府的监督、支持,经过技术上不断改进创新,到了五代已达到高峰。各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炼泥、淘胎、造型、装饰、配釉到烧制,已经是当时世上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能把窑内还原气氛控制好,使胎釉在膨胀到冷却过程中保持同步,使釉面不开裂,这是非常困难的事。

 

  在当时能烧出“如冰”、“类玉”、绿如湖面的“秘色瓷”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当后人欣赏到精美绝伦的“秘色瓷”时,无不由衷地赞叹当时的制瓷技艺精湛,装饰工艺高超,如唐五瓣葵口秘色瓷盘(见图)其釉色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清代的豆青釉。后来的五大名窑和耀州窑、龙泉窑,它们取得的惊人成就是站在“秘色瓷”这位巨人的肩膀上的。

 

  “秘色瓷”造型丰富,其品类应该是“唐”到“北宋”时越窑系各窑口所具有的品类,它应有尽有,当时“秘色瓷”独创的品类,是其他地方窑口所没有的。它具备当时最好窑工和最优越的烧制条件,人力、物力、财力充足,各部门分工又细。又因为是“贡瓷”所以对产品要求特别严格。才有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件件精美的“秘色瓷”。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