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9个世纪的《文画苏题卷》

  2014年6月3日晚,北京保利举办了“近现代六大家和古代书画拍卖会”。其中,传为文同、苏轼的《墨竹卷》最终以人民币4255万成交,超出此前估价十倍以上。该作品画幅尺寸63×28厘米,跋尺寸28×540厘米。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题跋、印章来看,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以及欣赏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网络
  
  墨竹,即用墨画的竹子,其起源说法不一,据文献记载,其创始人有唐代吴道子、王维、张立、五代蜀李夫人等。不过,由考古发掘来看,李贤墓壁画《侍女与竹》中的墨竹,亦有可能是写意墨竹的先驱。
  
  自文同、苏轼至元四家,墨竹之风兴起,逐渐发展为独立画科。墨竹常被用来表达拔俗之情趣、正直之气节、虚心之品质和纯洁之思想,文同便是如此,他不仅有丰厚之学养,还有非凡的绘画创作才能。
  
  本文所提到的《文画苏题卷》为手卷形式,据直幅改装而成,与人们常见的文同立轴式墨竹图形制不一。正因这次有意无意的改装,为《文画苏题卷》成为一巨幅长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也成为此图区别于文同其它墨竹图的最明显特征。尤其是画幅后十八段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跋,更为这一珍贵的墨竹图增添了不少历史份量感,亦为人们从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文同墨竹图提供了非常直观的物质条件。
  
  文同(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文湖州,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善诗文、书画,以墨竹著称,其为湖州竹派代表,影响深远。资料记载文同传世之作有四,皆为竹图,分别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宋 文同 《墨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画苏题卷》上的墨竹与人们常见的墨竹不同,从构图上看,这幅墨竹原为立轴,后改装为手卷(此在该卷吴荣光跋中既有体现)。即便是改装的,从画面布局看,这幅墨竹的位置安排与常见墨竹相比,并不合理,尤其是墨竹舒展方向的空间略显闭塞,显然是有缺损的。同时,从图上三处不可辩识的印章来看,这幅墨竹图破损严重,后期经过细心处理。从墨竹本身来看,上半部分保存完好,神韵仍依稀可见,但下半部墨迹漫患处有数笔略显臃滞,迥非文同手笔。文同传世真迹凤毛麟角,此作虽有失真处,但保存完好处仍可见文同面貌,因此这幅墨竹图亦不失为人们学习文同墨竹的一件珍贵范本。
  
  北宋另一位全才是苏东坡,其与文同齐名,二人同为“竹痴”。据说,苏东坡画竹,还是文同授之以技法。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轼曾写题画诗《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文画苏题卷》所题为第二首,其跋曰:“若人今已无,公竹宁复有。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并钤“耆德忠正”印,此印为绍圣元年(1094)苏轼印款。
  
  从苏轼题跋来看,有四点值得注意:
  
  ▪ 题跋字迹有明显缺损,且缺损处非常突兀,证明该跋曾严重折损、有脱落。
  
  ▪ 未脱落处墨迹如新,牵丝等细微处亦丝毫未损,此又与折损严重之实形成剧烈反差,着实令人不解。
  
  ▪ 从题跋位置看,该跋竖六行,横四至八字不等,整体呈长方形,与文同墨竹横向、纵向都没有交叉区域。
  
  ▪ 从纸张纹理看,该跋与画作本身似有衔接处。
  
  由此推断,苏轼题跋存在后期拼接入画的可能。从字迹本身来看,该跋具备苏轼书风,是我们学习苏轼书法的宝贵图像资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陶斋鉴藏书画(端方,朱文)2吴伯荣氏秘笈之印(吴荣光,朱文)3耆德忠正(,朱文)4少唐得未曾有之章(朱文)5孔氏岳雪楼收藏书画印(朱文)6吴伯荣氏秘笈之印(朱文)7孔(朱文)8不能辨识(朱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不能辨识(半印,朱文)10少唐心赏(白文)11吴氏荷屋平生真赏(白文)12佩裳心赏(朱文)13不能辩识(半印,朱文)
  
图片来源网络
  
  画幅及边界附近,按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钤30方印。其中,第8、9、13印均不可辨识,结合该卷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看,第8印可能与宣和裱有关,第9、13印均为半印,可能与元代内府收藏有关。
  
  依题跋作者划分,共题有十八段跋,作者分别为李衎、邓文原、杜本、高邮龚璛、石岩、李士行、柯九思、赵雍、三宝柱、袁华、梁孜、王世贞、王世懋、陈演、吴荣光、张之洞、孔广陶、端方(1861-1911)。
  
  此外,《文画苏题卷》上还有未题跋者的印章,钤印者分别为文徵明、潘佩裳、潘仕成、孔广镛、袁浦。
  
  “文画苏题”来自柯九思语,《墨竹卷》传为文同、苏轼之作。不论此卷从出现到当下是否为其本来面目,都未曾离文同、苏轼之名,因此二人为历史记载意义上《文画苏题卷》的第一见证人。由题签来看,《文画苏题卷》至少经缪曰藻、许乃谱、孔炽亭(庭)三人之手。由跋来看,此卷至少经李衎等十八人之手。由未题跋者的鉴藏印来看,至少经文徵明等五人之手。
  
  最后一跋作者端方显然对《文画苏题卷》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端方的离世也便预示着《文画苏题卷》的最后成形。因此,从文同出生之日1018年(11世纪)算起,时隔近9个世纪的1911年(20世纪),即端方的卒日也就成了该卷暂时告罄的时间。
  
  作者简介:于献堂,笔名:庚己,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职业:学者、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思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