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托雷多古城的文化特色

  西班牙托雷多城距首都马德里70公里,建筑在海拔530多米的山上。城市三面环河,形成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历来是军事重地。托雷多古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这个城市公元6世纪被西哥特人占据;8世纪被阿拉伯人占领;11世纪开始进入天主教时代,并成为西班牙首都。该城在上世纪80年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当时,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城市整体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包括捷克的克鲁姆洛夫和西班牙的托雷多。该城有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多样文明、多元文化交汇。托雷多古城经历不同宗教族群的统治,留下不同时代的建筑痕迹,最为集中的特点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种文化形态的遗存。在1.2平方公里的古城内,保存完好的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阿拉伯摩尔式建筑、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比肩而立,焕发着不同文明的风采;天主教堂、清真寺、犹太教堂同城相处,诉说着各自的辉煌。我们参观了一个曾是犹太教堂、现为博物馆的建筑。整个建筑都是阿拉伯风格,保留着当时犹太教堂的原貌。后来天主教徒把这座建筑改为天主教堂,但建筑内外未作任何改动,只是在室内主墙上,雕刻了一些天主教圣使像,这样,犹太教堂就成为天主教堂。所以,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犹太教教堂建筑。走在托雷多古城,随处一堵墙、一处建筑,基座可能是古罗马的石头,中间是阿拉伯人时期的砖石,上面又是天主教统治时期的墙砖。走在每一条街道,在街上铺的古罗马时期的条石与阿拉伯人铺的地砖杂陈一处,景观十分奇特。随处一走,地上、墙上可能就有一些说明牌,告诉游客这块石、这块砖是哪个时期的,这个建筑、这处房屋是什么时期与做什么用的。 
  
  二是修旧如旧、整体保护。托雷多城内没有一处现代风貌的建筑。城内是密如蛛网的中世纪街巷,古老的城堡、教堂、塔楼,以及层层叠叠的老房子。这么多建筑,或是古建筑被完整保存下来的,或是按原貌修复的。修复古建筑在托雷多市有着严格的标准,法律规定城内不准随意拆毁任何建筑,哪怕是一砖一石也不能随意动,也不准许修建新式样的建筑,所有的新装修必须采用11世纪的外观式样。正由于如此严格的法律规定,古建筑修复中人为干预的痕迹被减少到最低限度,整个城市风貌的破坏被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是活态保护、见物见人。托雷多古城不是一座只保留古建筑的“死城”,而是一座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城”。这里既有传统建筑,又有传统文化;既能见到物化的文化,又能见到活态的文化。在古城中,有几万人专门从事古城活态文化的传承。街边特色工艺品小店栉比鳞次,里边展示着传统的手工工艺做出的刀、剑、枪和传统的金银镶嵌制品、木雕制品、瓷制品、布艺制品、家常用品,这些传统工艺制品传递着中世纪的文化气息。 
  
  四是宗教殿堂、朝拜圣地。在托雷多古城中,最为著名的是托雷多大教堂,这是西班牙第二大教堂,主教是红衣主教。这座教堂本身就是多元文化的产物。它的前身是6世纪开始动工的清真寺,教堂在它的基础上建设。据说,1226年大主教放置第一块石头,1247年开始动工,1493年主体完成,用了200多年时间。之后,直到18世纪才完成装修。这真是旷世工程、世界之最。这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但又容纳了巴洛克的风格,是建筑艺术的典范。教堂里面金碧辉煌,正面几十米高的主墙,全部是木雕鎏金,精美至极。教堂内有大量绘画,包括拉菲尔、鲁本斯、提香、戈亚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有各种精美雕塑和金属工艺精品。教堂的宏伟、华丽,代表着宗教的权威。这里具有宗教的崇高地位,每年有无数天主教徒来此朝圣。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