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余件故宫院藏文物即将亮相山西太原
2018-09-20 13:16: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推介会上致辞。 盛佳鹏 摄
中新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 杨杰英 应妮)9月19日,“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推介会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据了解,此次展览将于10月1日在太原博物馆开幕,共7项专题大展,展出1000余件故宫院藏文物。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立刚,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璐,故宫博物院相关部处领导和专家及太原市文物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此次推介会。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耿彦波,太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立刚,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璐,故宫博物院相关部处领导和专家及太原市文物局等相关负责人参加推介会。 盛佳鹏 摄
推介会上,单霁翔表示,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守护者与传承者,故宫博物院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有尊严的展出,让文物自己“讲故事”。此次与太原共同举办“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将展出千余件国宝级珍贵文物,旨在让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里的文物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内涵。

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璐介绍展览相关情况。 盛佳鹏 摄
据了解,今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故宫博物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合办展览、古建保护、文物修复、藏品展陈、数字化展示、文博宣传、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文创产品研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根据协议,双方约定以借展方式在太原展出故宫部分馆藏珍贵文物。

“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推介会在故宫建福宫花园举行。 杨杰英 摄
“这次展览是一次两个千年古都的文化交融。两座千年古都借助故宫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是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新时代风采的有益尝试。”太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璐表示,本次展览以文物为纽带,连接两地文化,为太原以文化振兴推动转型发展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向全国、世界提供一个了解太原文化、展现城市魅力的窗口。
此次文物展将于10月1日在太原博物馆开幕,共7项专题大展,展出1000余件故宫院藏文物。7项专题大展分别是《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日丽紫禁—明清官式建筑展》《凝华焕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御瓷撷英—明代御窑瓷器展》《笔走龙蛇—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行草书特展》《紫禁藏影—故宫博物院藏老照片展》及《数字故宫·万象紫禁》。
其中,《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主要展示清代宫廷寿庆的礼仪形式、筵宴情况,展品包括玉石仙台、乾隆碧玉交龙钮“古稀天子之宝”和青田石“元音寿牒”组印等,旨在弘扬尊老敬贤之意,倡导孝悌之风。《日丽紫禁—明清官式建筑展》主要展示紫禁城建筑的楹联匾额、琉璃瓦件、营造工艺、模型烫样,展品包括圆明园西路万方安和烫样、五福五代堂匾、琉璃走兽行什等,呈现明清时期宫殿建筑的华美考究与工艺匠心。
据介绍,主要展示宫廷典章、陈设、生活、宗教等内容的《凝华焕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展品包括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笔架、掐丝珐琅海水龙纹暖砚等,展现宫廷珐琅器的整体面貌和帝王的审美意趣。《御瓷撷英—明代御窑瓷器展》主要展示明代洪武至万历朝代表性御瓷精品,展品包括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斗彩云龙纹“天”字盖罐、娇黄釉兽耳罐等,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御窑瓷器的烧造品种和艺术成就。《笔走龙蛇—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行草书特展》展示傅山及其同时期的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等5位艺术大家200余幅书法和画作。
《紫禁藏影—故宫博物院藏老照片展》聚焦近代中国,时光跨越晚清至民国,通过精选馆藏800张老照片,集中展示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人生百态、社会变迁和王朝更替。《数字故宫·万象紫禁》分三个区域进行展示,数字展示区通过《天子的宫殿》《养心殿》等影片展示故宫建筑之美;文化展示宣传区通过《古陶瓷之美》《中国绘画欣赏》《中国书法欣赏》3部文化专题片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互动体验区提供“亲制御膳”互动项目,让观众体验亲自动手“做御膳”的乐趣。另外,还将举办瓷上摹古、故宫彩画、火中涅槃景泰蓝、化蝶成寿、老照片合影等传统手工艺术教育活动。
为了让公众多角度欣赏展览,10月1日开展当天,太原市还将举办开展仪式、单霁翔院长专题报告会、博物馆馆长论坛等一系列配套活动。同时,未来计划在太原古县城举办《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活动,挖掘故宫博物院馆藏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等多种高科技互动艺术,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
责任编辑:思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