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在太原发现西汉木质简牍等文物

  2018年4月至9月,考古文博学院与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太原东山古墓祔葬墓M6实验室考古工作。项目于近日获得重大发现,出土大批西汉木质简牍。这是在山西境内,同时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首次发现简牍文物。本次考古还出土了成套漆奁盒与铜镜、琴瑟乐器组合、漆案、漆盘、漆耳杯、漆纚冠、铜印、玉印、串珠等珍贵文物。M6属于太原东山西汉墓葬群,主墓据推测可能属于代王及王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木简红外照片
  
  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恺任项目工作组副组长,负责出土文物保护工作。王恺任职于文物保护教研室,研究方向为文物材质分析方法及有机质文物保护修复。王恺团队在现场工作中开展了一种全新的实验室考古工作模式。他们利用本专业跨学科研究优势,将文物分析实验室建立在考古发掘现场,整合多种分析手段,实时对各种出土物的材质及保存状况进行检测,为发掘提供指导。这一尝试打破了通常实验室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顺次开展的形式,使文物信息的提取更加及时和全面。借助这套工作模式,王恺团队在现场发现了糟朽严重的木质简牍文物。M6实验室考古及文物现场应急保护工作对于东山汉墓群主墓,以及半干旱地区其它木椁墓的发掘和保护提供了新方法示范。
  
  考古文博学院文物保护教研室曾承担北京大学藏西汉及秦两批简牍文物的实验室发掘及保护研究工作,对简牍文物的清理记录、科学分析、保护保藏具有丰富的经验,已形成一批系统性科研成果。此批汉代木质简牍文物即将运抵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下一步工作。随着研究深入展开,北京大学文物保护学科将进一步提升在简牍科学分析及保护领域的学术地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加实习师生合影
  
  本次实验室考古同时是考古文博学院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的实习课程。有5位双学位及辅修生参加了文物出土现场应急保护工作。这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多层次的跨学科本科教育项目的一项重要成绩。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