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惊现古城遗址 明清墙石60年后又见天日

         
       9月6日,浦江县建设局在该县和平南路街景改造工程施工中,意外发现了大批上世纪50年代“失踪”的古城墙石。消息传出,引起全县市民奔走相告。到目前为止,已挖掘出上百块古城墙石,浦江县建设局已经开展保护性收集工作。
  
  据了解,浦江县城古城墙是明清及民国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清光绪《浦江县志》中记载之县城图说:唐置县,始筑城,尔后邑令七经修筑。虽复仍其故址,而创建为多,规模日益雄峙,历经又百数十年……据《明清浦江县志两种》记载:城周五里一百二十步。内外城身,计长一千九十四丈有奇,垛墙一千九十四。城内外各有马路,以通巡警。楼九座,楼畔各有阶级,以便登降。为门九:大东门曰迎春……据报道,去年10月28日,在浦江解放东路入口处的施工现场,也曾发现数条老城墙的石条。经文保部门有关专家查勘,确认为浦江县城旧城墙遗址,也就是迎春门的旧址。此次发现的地点,据相关部门考证,应该是浦江原大南门、火门及水门的附近地段。只是在上世纪50年代浦江县刚刚解放时,这段古城墙被拆除了,墙石就“神秘失踪”了。
  
  从发掘现场看,这些古城墙石由于用途不同,长度在50~134 厘米左右不等,宽度约33厘米左右,厚度约30厘米左右。负责和平路街景改造工程的傅国土说,根据周边年事已高、对古城墙有记忆的几位老人回忆,这些就是“神秘失踪”的古城墙石。
  
  据资料记载,根据浦江县城建设发展需要,1951年有许多古城墙石被拆除用于建设地下简易的排水渠。不知道内情的市民都认为这些古城墙石“人间蒸发”了。现在这些墙石重见天日以后,将会在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手里重现历史的辉煌。
  
  幸运的是,这些墙石虽然经历了60多年的雨污水侵蚀,依然能够较好地保存下来。下一步,县建设局将对挖掘出来的古城墙石进行精心收集,为下一步老城门恢复做好准备。
责任编辑:思思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